[实用新型]铜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防水聚氨酯护套水上悬浮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842.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彭二磊;孙皓;高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5/08;H01B7/24;H01B7/18;H01B7/02;H01B3/44;H01B7/282;H01B7/28;H01B7/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密度 聚乙烯 绝缘 防水 聚氨酯 护套 水上 悬浮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防水聚氨酯护套水上悬浮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绝缘线芯与低密度纤维丝线和高强度纤维丝线的混合填充一起绞合后在绕包低密度纤维包带组成缆芯,在缆芯外挤包发泡聚氨酯低密度内衬层,在发泡聚氨酯低密度内衬层外挤包聚氨酯薄护套。该水上悬浮电缆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环境性能;同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使电缆的比重变小,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电缆的绝缘性,克服了常规电缆不能同时保证这两种性能的缺点;另一方面,水上悬浮电缆可有效避免电缆过重被水淹没所导致的能见度低的缺点,有效的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防水聚氨酯护套水上悬浮电缆。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电缆具有更高的性能,来满足特殊使用环境的需求;水上悬浮电缆具有重量轻、柔性好、防水性能好的特点;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将会我国的水上作业的大力开展提供较好的途径;避免因电缆本身重量而过度下沉,造成水下设备作业的负担,电缆采用了特殊结构设计,让电缆漂浮于水面,随着设备的下潜作业伸缩拖拽使用;常用于水下设备的动力,信号传输或信号控制连接使用,主要应用于水下机器人、水下探测、水下施工、水下摄像、水下监测等水下作业的机械设备。
对于这种在湖泊、海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电缆,要求往往十分苛刻。一般的普通电缆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由于是在水上作业,为保证电缆的绝缘性能及屏蔽性能,往往会采用增加屏蔽层厚度、绝缘层层数、护套厚度等手段 来提高电缆的综合性能,这样电缆将变的非常沉重;另一方面,大多数工程设备用的电缆都不能漂浮在水中,且电缆没有合理的阻水设计,这样一来,当工程设备往前移动过程中,电缆会不断的向水下坠落,从而增加移动工程设备的负担,而且很容易造成电缆两端的脱落进水;再则,电缆被水淹没还使得其可见度大大降低,在拖动时很容易被水里的生物或岩石等损坏,而且还无法及时的观察到损坏情况。因此,性能优异的水上悬浮电缆已成为大势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防水聚氨酯护套水上悬浮电缆。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防水聚氨酯护套水上悬浮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绝缘线芯与低密度纤维丝线和高强度纤维丝线的混合编织而成的填充体一起绞合后在绕包低密度纤维包带组成缆芯,在缆芯外挤包发泡聚氨酯低密度内衬层,在发泡聚氨酯低密度内衬层外挤包聚氨酯薄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线芯由至少两根5类导体以及挤包在5类导体外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5类导体由多股铜丝绞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5类导体,多股铜丝绞合,保证了线身的柔软性,具有较好的柔性,有利于用于高频弯曲场合,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能够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料挤包而成的绝缘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非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应用于该电缆,适用于长时间使用于水中;电缆采用发泡聚氨酯低密度内衬层,增加电缆外径,使得电缆的整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常规线相比,其密度较小,能够满足在水上作业使用,施工方便,对水上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外护采用聚氨酯薄护套,具有良好的耐油、耐腐蚀、耐酸碱、耐海水、防鱼咬等优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提高进风口的侧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