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160.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7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宋魏;范小亮;童雄;郭文会;张博亚;和丽芳;赵雪松;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H03K17/08;H03K17/16;H03K19/018;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触点 直流 电磁阀 驱动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属于电子开关控制技术领域。该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路板和安装配件;所述驱动电路板为电路完全相同且并行设置的4条驱动电路,每条驱动电路均包括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光电隔离芯片、功率三极管、输入发光二极管、输入信号限流电阻、输入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功率三极管基极电阻、输出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续流二极管和输出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输入输出信号全隔离、驱动电流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属于电子开关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设备输出的开关量控制信号一般带负载能力都比较弱,需要与驱动模块连接才能控制大功率设备,对于频繁开关的设备,尤其需要无触点的驱动模块,一些如固态继电器、固态开关等元器件虽能接受弱电控制强电,但其体积大、无光电隔离、无过流保护,应用时还需进一步的开发,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计算机输出信号对外部直流电器的无触点开关控制,以用于解决现有驱动器件体积大、使用不便、需要无触点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路板12和安装配件;
所述驱动电路板12为电路完全相同且并行设置的4条驱动电路,每条驱动电路均包括输入接线端子1、输出接线端子2、光电隔离芯片3、功率三极管4、输入发光二极管5、输入信号限流电阻6、输入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7、功率三极管基极电阻8、输出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9、续流二极管10和输出发光二极管11;4条驱动电路中共用一个输入接线端子1和输出接线端子2;输入接线端子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分别连接驱动电路Ⅰ的输入信号、驱动电路Ⅱ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地、驱动电路Ⅲ的输入信号、驱动电路Ⅳ的输入信号,驱动电路Ⅰ输出信号、驱动电路Ⅱ输出信号、驱动电路Ⅲ输出信号、驱动电路Ⅳ输出信号、电源输出地、输出电源正极依次与输出接线端子2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连接;
输入接线端子1引脚中与每条驱动电路光电隔离芯片3的引脚1之间,串接一个输入信号限流电阻6,光电隔离芯片3的引脚1与信号输入地之间,串联一个输入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7和一个输入发光二极管5;光电隔离芯片3的引脚2、引脚3、引脚4分别连接信号输入地、功率三极管基极电阻8和输出电源的正极;功率三极管4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率三极管基极电阻8、输出电源的正极和输出接线端子2引脚;输出接线端子2的每个输出引脚和电源输出地之间,串联一个输出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9和一个输出发光二极管11,再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10,续流二极管10为反向连接。
所述安装配件包括基板13、盖板14、盖板立柱15、电路板立柱16和螺栓17,驱动电路板12通过电路板立柱16和螺栓17安装在基板13上,盖板14通过盖板立柱15和螺栓17安装在基板13上且位于驱动电路板12上端面,盖板14为透明的有机玻璃,能看到驱动电路板12的输入发光二极管5和输出发光二极管11,盖板14上设有与输入接线端子1、输出接线端子2连接线的开口。
该隔离型无触点直流电磁阀多驱动模块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弹簧标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三相电缆连接器防护盖板及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