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690.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6 | 分类号: | 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阵 红外光 成像 技术 线路板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缺陷检测装置,外套管内部设为中空,外套管一端设有保护玻璃,保护玻璃内侧面中间处设有物镜,物镜外侧面沿周设有准直透镜,物镜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设有棒状镜,外套管内设有点阵红外光机构,外套管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设有成像透镜,棒状镜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与成像透镜固定连接,成像透镜外侧面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内部设为中空,连接套管远离成像透镜的侧面设有CCD相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根据CCD相机可以具体查看到线路板孔内部情况,点阵红外光成像分辨率较高,内部板孔毛刺、缺铜、无铜等缺陷可以准确检测出,提高线路板孔缺陷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线路板孔检测缺陷主要通过测量电阻、电抗、电流、电压等手段间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效率较低无法真正看清孔内具体缺陷原因;也有的是人工通过肉眼观察,观察缺陷以及判断缺陷原因,但是这种工作量较大,效率低下;更有的是飞针检测法,首先需要对每种线路板制作专用的针床夹具,才能进行检测,光是夹具制作周期较长,且检测的线路板孔间距不能小于两个探针的间距,对检测的线路板孔有限制,整个装置结构复杂且不够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直接查看到板孔内部情况、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率的基于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缺陷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缺陷检测装置,它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部设为中空,所述外套管一端设有保护玻璃,所述保护玻璃内侧面中间处设有物镜,所述物镜外侧面沿周设有准直透镜,所述物镜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设有棒状镜,所述外套管内设有点阵红外光机构,所述外套管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设有成像透镜,所述棒状镜远离保护玻璃的侧面与成像透镜固定连接,所述成像透镜外侧面设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部设为中空,所述连接套管远离成像透镜的侧面设有CCD相机。
作为改进,所述点阵红外光机构包括物镜外侧面与外套管内侧面之间设有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保护玻璃且靠近棒状镜设置,所述固定板靠近准直透镜的侧面设有红外光源处理器,所述红外光源处理器设为JY87型号处理器,点阵红外光源根据计算机编码产生的正弦规律点亮。
作为改进,所述点阵红外光机构包括外套管内一侧面连通设有的导管,所述导管内设有点阵红外光光纤导光管,所述点阵红外光光纤导光管另一端穿过外套管与准直透镜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准直透镜与棒状镜靠近物镜的一端外侧面相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成像透镜设为凸面镜。
作为改进,所述CCD相机设为MER-032-120GM/C CCD工业相机。
点阵红外光成像技术的线路板孔缺陷检测方法,根据上述装置,该方法步骤为:
步骤a,红外光源处理器将红外光投向准直透镜,准直透镜将红外光投向被测线路板孔;
步骤b,经过步骤a后线路板孔将接受到的红外光再反射到物镜,然后依次经过棒状镜、成像透镜后,反馈给CCD相机;
步骤c,经过步骤b后,CCD相机将接受到的信息发送给计算机,经过相位恢复算法计算出相位差,并进一步根据相位高度转换算法计算出深度信息,从而还原出线路板孔内部精确三维图像,
步骤d,经过步骤c后,通过检测出线路板显示的内部轮廓进行对比,并进行缺陷判断,当检测出有缺陷的线路板便发出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