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7380.2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龙吉生;孙超;许力;宗海峰;李贝;甘雨;何势;黄祎晨;李扬;于浩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0;C02F3/12;C02F3/28;C02F3/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7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微生物 电解池 生物反应器 联合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该装置由预处理系统、电生化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预处理系统由调节区构成,电生化系统由UASB区、反硝化区、硝化区构成,膜深度处理系统由纳滤区、反渗透区构成。UASB区、反硝化区分别插有阳极电极Ⅰ、阴极电极Ⅱ,硝化区设有内置超滤膜组件的阳极电极Ⅲ,阴阳极电极通过外电路与稳压电源相连。进水依次经过预处理系统、电生化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本实用新型在提高系统内的COD和总氮的去除效率的同时,高效回收沼气能源,增加膜深度处理系统回收率、缓解膜污染,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归属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存在水分含量较高、垃圾热值相对较低等问题,因此在焚烧前需在垃圾仓中储存5-7天脱水发酵,提高热值后再进行焚烧处理。渗滤液即为垃圾在脱水发酵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及氨氮浓度高、盐分含量高等特点而难以处理。目前国内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为生化-膜处理工艺,渗滤液处理站普遍存在生化处理效果差、出水总氮难以达标、膜处理系统处理压力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由预处理系统1、电生化系统2、膜深度处理系统3三部分组成;所述预处理系统1由调节区4构成,所述电生化系统2由UASB区5、反硝化区 6、硝化区7构成,所述膜深度处理系统3由纳滤区8、反渗透区9构成;所述 UASB区5、反硝化区6分别插有阳极电极Ⅰ11、阴极电极Ⅱ12,硝化区7设有内置超滤膜组件的阳极电极Ⅲ13;所述的阳极电极Ⅰ11与阳极电极Ⅲ13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14的正极相连,阴极电极Ⅱ12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14的负极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区4、UASB区5、反硝化区6、硝化区7四室的体积之比为7:9:3:8。
作为优选,所述位于UASB区5、反硝化区6、硝化区7内的导线10均采用不锈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电极Ⅰ11、阴极电极Ⅱ12材料为碳毡,阳极电极Ⅲ 13材料为内置超滤膜组件的不锈钢网。
进一步的,电生化系统2中UASB区5作为阳极进行高效有机物氧化反应;反硝化区6作为阴极接收UASB区5、硝化区7输送的电子进行高效反硝化反应;硝化区7作为阳极进行高效硝化反应,并通过阳极电极Ⅲ13中内置超滤膜组件对出水的过滤作用来维持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保证纳滤区8的进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电解池-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经过调节区4均质均量后的垃圾渗滤液在微生物电解池的作用下, UASB区5进行有机物高效厌氧发酵反应,硝化区6进行高效硝化反应,反硝化区7进行高效反硝化反应,纳滤区8、反渗透区9用以去除渗滤液中的的盐分、碱度、硬度等,从而高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并回收能源。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装置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垃圾渗滤液首先送入调节区4进行均质均量,缓解来水不均匀给后续处理系统带来的冲击负荷;
2)经均质均量后的渗滤液送至UASB区5进行厌氧发酵反应,使大分子化合物氧化为小分子化合物,减轻后续工艺的COD负荷;
3)在UASB区5中设置阳极电极Ⅰ11,反硝化区6中设置阴极电极Ⅱ12,硝化区7中设置阳极电极Ⅲ13,三个电极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14相连,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UASB区5内的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反应区内有机物降解速率及沼气产量,并向反硝化区6输送电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7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