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壳体的定位装置及打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8778.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哲;黄昊旻;耿小文;李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进电动科技(正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04 | 分类号: | B41K3/04;B41K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壳体 定位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壳体的定位装置及打标设备,该电机壳体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以及设在定位底板上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底板上设置有顶紧组件,顶紧组件位于支撑板的一侧;电机壳体设置在定位组件与顶紧组件之间;电机壳体上卡接有打标工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壳体固定在定位组件上,并用顶紧组件对电机壳体做进一步的固定,提高了电机壳体的稳固性,能够电机壳体的位置发生改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电机壳体上设置有打标工装,可以与打标设备中的打标机配合使用,避免采用传统的手持打标机,在电机壳体上进行打标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壳体的定位装置及打标设备。
背景技术
打标设备是用于在电机壳体的表面形成钢印,用于标识电机壳体的型号或者其他特性。
目前,将电机壳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手持打标设备在电机壳体的表面进行蚀刻,以形成钢印,但是,上述的方式存在以下的缺陷,一是,电机壳体并无固定装置,电机壳体的位置容易偏移,增加产品不良率;二是,操作难度大:手持式打标机,打标过程中需人手扶设备,劳动强度高;三是,一致性差、易产生报废:钢印代表电机的唯一性,内容和位置要求高,人工定位一致性差,易产生不良品,造成报废,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不良率低的电机壳体定位装置及打标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壳体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以及设在所述定位底板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底板上设置有顶紧组件,所述顶紧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电机壳体设置在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顶紧组件之间;
所述电机壳体上卡接有打标工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所述顶紧组件一侧上具有环形凸起,所述电机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顶紧组件包括顶紧座、顶紧扳手、连杆、顶紧杆以及顶紧板;
所述顶紧扳手铰接在所述顶紧座上,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顶紧扳手上,且所述连杆背离所述顶紧扳手一端铰接有顶紧杆,所述顶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紧杆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底板上还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托座和第二托座,所述第一托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托座与所述第二托座上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底板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顶紧组件通过底座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上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合在所述第二托座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标工装为框型结构,所述框型结构的顶面上设有打标凹槽,所述打标凹槽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机壳体的打标区域配合使用的打标孔,所述框型结构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电机壳体外表面贴合的弧形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紧板与所述电机壳体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橡胶垫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打标设备,包括机架、如上所述的电机壳体定位装置以及打标机;
所述电机壳体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机壳体定位装置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进电动科技(正定)有限公司,未经精进电动科技(正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8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教学用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茶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