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线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9553.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7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安县嘉德兄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钟隆辉 |
地址: | 330400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纱线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缠绕装置,属于缠绕装置领域,包括框架、导线机构、旋转机构、往复机构;导线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往复机构均位于框架内且与框架固定连接;旋转机构位于导线机构的一侧,往复机构位于旋转机构的下方,往复机构与旋转机构固定连接。通过导线机构对纱线进行导向,将纱线引导到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进行旋转,实现对纱线的缠绕,在旋转机构对纱线缠绕的过程中,往复机构驱动旋转机构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纱线在高度上的缠绕,实现对纱线的均匀缠绕。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纱线缠绕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纱线的均匀缠绕,同时又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进行纱线缠绕的方式带来的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纱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经常需要大量的纱线,通常大型纺织加工企业采用高精度绕线机对大批量的原材料线纱进行缠绕和整理,绕线效果好,但设备价格高昂,成本投入大,不适用于中小型纺织加工企业。尤其在对小部分的纱线进行整理时,开启高精度绕线机较为消耗能源,因此多采用人工进行纱线缠绕,采用人工缠绕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
对于现有的通过人工缠绕纱线方式,存在不仅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线缠绕装置,解决技术中通过人工缠绕纱线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缠绕装置,包括框架、导线机构、用于缠绕纱线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
所述导线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以及所述往复机构均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导线机构的一侧,所述往复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下方,所述往复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为顶部以及一侧均具有开口的方形体;
所述框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
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以及所述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形成所述框架;
所述旋转机构以及所述往复机构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的开口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左侧板连接的放线盒、位于所述放线盒远离所述左侧板的一侧的第一导线轮、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轮一侧的第二导线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导线轮之间的支杆;
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导线轮均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
所述支杆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支杆上通过第三连接杆套接固定有定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线轮的数量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线轮的数量间隔设置两个;或
所述第一导线轮的数量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线轮的数量设置一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外的线圈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
所述线圈筒随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下方的固定杆、凸轮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安县嘉德兄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德安县嘉德兄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9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药生产的粉末干燥装置
- 下一篇:铁芯内的扁线绕组的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