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劫持的无人机遥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4247.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文;周子涵;来舒阳;周杨;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曹坤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劫持 无人机 遥控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劫持的无人机遥控装置。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的发送端包括遥控器、接收机、发送模块;所述的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及无人机;所述遥控器通过无线信号控制接收机,所述接收机通过遥控信号与发送模块无线连接,所述发送模块将接收到的遥控数据发送至接收模块上,所述接收模块再通过遥控信号与无人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为遥控数据编号的方式以及哈希算法大程度提升了伪造遥控数据的困难度,并通过受攻击自动报警等手段让用户在收到劫持攻击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本专利提出的遥控方法能实现无人机的可靠,安全的遥控,能有效防止针对无人机遥控的重放攻击,并且与常见遥控标准相兼容,使用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劫持的无人机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最初用于军事领域,被用做侦察机、靶机等,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无人机也在民用方面被广泛应用,包括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影视拍摄等。
目前,大部分无人机遥控通信是单向的(即遥控器发,无人机收),且无加密手段,极易受到重放攻击等手段的攻击,导致无人机被劫持。遥控器失去对无人机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SDR设备录制遥控器遥控数据,并进行重放,达到劫持控制无人机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提出一种防劫持的无人机遥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遥控装置,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的发送端包括遥控器、接收机、发送模块;所述的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及无人机;
所述遥控器通过无线信号控制接收机,所述接收机通过遥控信号与发送模块无线连接,所述发送模块将接收到的遥控数据发送至接收模块上,所述接收模块再通过遥控信号与无人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在接收到发送模块发出的遥控数据后,对其进行数据确认,并将其确认数据或报警信号反馈至发送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送模块通过USB连接在计算机一上,所述的接收模块通过USB接口连接在计算机二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送模块上连接有计时器一及报警装置;在所述接收模块上连接有计时器二和计数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遥控器兼容有PPM,PWM,S.BUS信号;所述接收模块可以有用户输出为PPM,PWM,S.BUS等主流遥控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端由用户通过计算机一配置密钥、工作频率、报警时间阈值、攻击次数阈值,实现遥控信号的获取,编号,计算哈希值及向用户报警;接收端用来统计特定时间内受到攻击的次数,实现数据的校验以及遥控信号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遥控数据编号手段,实现丢包重传和防重放攻击。在受到攻击后提醒用户,以便用户采取适当措施。同时本专利提出的遥控方法能实现无人机的可靠,安全的遥控,能有效防止针对无人机遥控的重放攻击,并且与常见遥控标准相兼容,使用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端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送模块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模块原理图;
图中1是遥控器,2是接收机,3是发送模块,4是接收模块,5是无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4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式消融电极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石墨烯改性涤纶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