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快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4892.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騉;王晨清;杨景刚;袁栋;袁宇波;刘洋;赵科;苏伟;肖小龙;郭佳豪;马勇;贾勇勇;李洪涛;刘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渊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装置 | ||
1.一种直流快切装置,包括若干条由直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电路上设有辅助回路,辅助回路在快切期间对供电电路放电,实现快速灭弧切换;
所述供电电路为两条由直流电源至负载的回路,其中第一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直流电源(S1)、第一开关(K1)和负载;第二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直流电源(S2)、第二开关(K2)和负载;
所述辅助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一双向晶闸管(T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直流电源(S1)与第一开关(K1)的公共端点处,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直流电源(S2)与第二开关(K2)的公共端点处。
2.一种直流快切装置,包括若干条由直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电路上设有辅助回路,辅助回路在快切期间对供电电路放电,实现快速灭弧切换;
所述供电电路为两条由直流电源至负载的回路,其中第一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直流电源(S1)、第一开关(K1)和负载;第二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直流电源(S2)、第二开关(K2)和负载;
所述辅助回路由依次相互串联的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和晶闸管并联电路组成,所述晶闸管并联电路又由相互并联的第一双向晶闸管(T1)和第二双向晶闸管(T2)组成,其中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在负载处,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开关(K1)与第一直流电源(S1)的公共端点处,第二双向晶闸管(T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开关(K2)与第二直流电源(S2)的公共端点处。
3.一种直流快切装置,包括若干条由直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电路上设有辅助回路,辅助回路在快切期间对供电电路放电,实现快速灭弧切换;
所述供电电路为两条由直流电源至负载的回路,其中第一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直流电源(S1)、第一二极管(D1)、第一开关(K1)和负载;第二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直流电源(S2)、第二二极管(D2)、第二开关(K2)和负载;
所述辅助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一双向晶闸管(T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直流电源(S1)与第一开关(K1)的公共端点处,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直流电源(S2)与第二开关(K2)的公共端点处。
4.一种直流快切装置,包括若干条由直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电路上设有辅助回路,辅助回路在快切期间对供电电路放电,实现快速灭弧切换;
所述供电电路为四条由直流电源至负载的回路,其中第一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直流电源(S1)、第一开关(K1)和负载B,第二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直流电源(S2)、第二开关(K2)和负载B,第三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直流电源(S2)、第三开关(K3)和负载A,第四条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直流电源(S1)、第四开关(K4)和负载A;
辅助回路包括第一辅助回路和第二辅助回路,第一辅助回路由依次相互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一双向晶闸管(T1)组成,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直流电源(S1)与第一开关(K1)的公共端点处,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直流电源(S2)与第二开关(K2)的公共端点处;
第二辅助回路由依次相互串联的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和第二双向晶闸管(T2)组成,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直流电源(S2)与第三开关(K3)的公共端点处,第二双向晶闸管(T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直流电源(S1)与第四开关(K4)的公共端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48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开式水利闸门
- 下一篇: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蒸发速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