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5295.0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利;张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发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C22B7/04;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渣固废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筛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的表面与连接板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筛板、限位板、连接板、电机、椭圆块、收集罩和收集箱的配合,实现了使用效果好的目的,能够有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提高了使用者对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指被丢弃的固体状物质和泥状物质,主要包括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是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分类回收装置用于对物品进行分类和回收,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属于其中的一种,但以往的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大多使用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降低了使用者对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体验感,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具备使用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以往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筛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的表面与连接板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罩,所述箱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与收集罩的表面通过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收集罩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箱体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罩,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筛板、限位板、连接板、电机、椭圆块、收集罩和收集箱的配合,实现了使用效果好的目的,能够有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提高了使用者对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用于对收集罩进行限定,通过设置漏斗,用于对物料进行聚集和输送,通过设置连接槽和连接块,用于收集槽的移动,通过设置收集槽,用于对物料进行收集,通过设置第一把手,方便使用者对收集槽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制面板,用于输入控制信号和显示工作信息,通过设置进料罩,用于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设置支腿和滚轮,用于冶金渣固废分类回收装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发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发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5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