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量产TPE软胶模具新型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6201.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裕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产 tpe 模具 新型 机构 | ||
一种可量产TPE软胶模具新型顶出机构,涉及软胶模具顶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沿竖向滑动设置于型腔上的顶出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顶出方式受限于产品的材料特性,易对产品造成毛边;及围绕如何保证产品的尺寸要求,缺受限于结构存在配合公差,使得不便于对其进行维护;以及受限于顶出部件的运动方式对模具造成的磨损,使得修模频率高,无法形成量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模具顶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量产TPE软胶模具新型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回弹性,可注塑加工的特征,应用范围广泛,环保无毒安全,有优良的着色性。触感柔软,耐候性,抗疲劳性和耐温性,加工性能优越,无须硫化,可以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既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与PP、PE、PC、PS、ABS等基体材料包覆粘合,也可以单独成型。
其中TPE软胶需要进行注塑成型,其中注塑成型后,便得需要将产品从模具上分离,其中分离产品必不可少的便是通过顶出的方式,其中一个合格的顶出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几点:产品毛边风险可控;尺寸稳定;毛边风险降低;寿命长;并且具备量产性等要求。
其中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TPE软胶顶出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的顶出方式:司筒针2结构用于开模成型后通过司筒1从型腔中的顶出,将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取出产品;
虽然该机构可以实现对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但是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不足之处。
第一,采用该顶出方式的弊端在于受限于材料的种类限制,当塑胶材料为TPE-14A时,流动性较好、硬度属于超软级别、配合间隙大于0.005mm、配合面极易出现毛边,该方式随生产逐步加大,增加毛边存在的风险性;
第二,司筒与模仁存在配合公差,需配合制作,司筒针结构加工成本、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若其中一项损坏,不便于维护,影响生产、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第三,司筒针作滑动动作,司筒顶出零件较长、壁厚较薄,存在热变形;磨损模具修模频率较高,不具备量产性,产值低,机台利用率低,模具寿命低。
以上便是现有的顶出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技术人员的研发路线均是围绕如何实现最基本的将产品从模具中导出,缺忽略了受限于产品的材料特性,易对产品造成毛边;及围绕如何实现产品的尺寸要求,实现将顶出结构配合制作,忽略了随着使用易出现偏差,受限于存在配合公差,使得不便于对其进行维护,提高了制造成本;以及最基本的顶出的结构设计,缺忽略了受限于顶出部件的运动方式对模具造成的磨损,使得修模频率高,模具寿命低,无法形成量产的问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量产TPE软胶模具新型顶出机构,用以解决传统技术的顶出方式受限于产品的材料特性,易对产品造成毛边;及围绕如何保证产品的尺寸要求,缺受限于结构存在配合公差,使得不便于对其进行维护;以及受限于顶出部件的运动方式对模具造成的磨损,使得修模频率高,无法形成量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量产TPE软胶模具新型顶出机构,包括沿竖向滑动设置于型腔上的顶出平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顶出平台上并列竖直滑动安装有若干个镶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镶针约束于所述型腔上,并与所述顶出平台之间滑动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顶出平台上设有用以带动其滑动的拉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顶出平台包括顶块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裕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裕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6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收纳杯套
- 下一篇:一种机电双控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