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品配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127.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 配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品配制装置,包括混药部、活塞部、尖刺部和储药瓶,活塞端从混药部上的第二开口插入混药部并与混药部形成密封的第一空腔,储药瓶上的第三开口端还设置有堵头,通过堵头在储药瓶上形成封闭的第二空腔,且尖刺部设置在活塞和堵头之间,尖刺部用于刺穿活塞和/或堵头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通过将需要的液体药剂和粉剂分装在混药部和储药部,并在活塞端和堵头之间设置尖刺部,在使用时直接推动储药瓶通过尖刺部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使得分别储存的液体要件和粉剂混合,减少了配制药品时还要使用注射器在药瓶中取出液体药剂在将液体药剂注入粉剂中进行混合的步骤,提高了药品的配制速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射操作过程中先要用注射器抽出溶媒(即注射用水),再将注射器针头扎入溶质瓶(粉针剂或水针剂),然后推出溶媒与溶质进行混合溶化,最后再抽出混合药液到注射器内才能对人体进行注射或给输液瓶内加药。这种操作方法程序复杂,护士劳动量大,药液要经几次转移,浪费时间,况且在慌乱过程中还容易导致失误等情况。在战争情况下或者一些需要急救的场景下,特别是在高强度作战过程中,为了与死神争夺生命,就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救治时间,因此,提高药品的配制速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就迫在眉睫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药品配制装置,能够快速的进行药品的配制,省去了一些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品配制装置,包括混药部、活塞部、尖刺部和储药瓶,所述混药部、活塞部和储药瓶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状,所述活塞部包括活塞端和空心的柱端,所述柱端一端连接活塞端另一端为第一开口,所述活塞端从混药部上的第二开口插入混药部并与混药部形成密封的第一空腔,所述储药瓶上的第三开口端的外壁与柱端的内壁相适配且可在柱端内部沿柱端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储药瓶上的第三开口端还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插入储药瓶上的第三开口,通过堵头在储药瓶上形成封闭的第二空腔,所述尖刺部包括含有尖头的空心管,所述尖刺部设置在柱端的内部,且所述尖刺部设置在活塞和堵头之间,所述尖刺部用于刺穿活塞和/或堵头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尖刺部一端设置尖头,另一端设置在活塞上并贯穿活塞与第一空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尖头端还设置有硅胶棒,所述硅胶棒套设在尖头上用于封闭尖刺部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尖刺部一端设置尖头,另一端设置在堵头上并与第二空腔连通,所述尖头端还设置有硅胶棒,所述硅胶棒套设在尖头上用于封闭尖刺部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尖刺部还中间板,所述空心管贯穿中间板后固定设置在中间板上,所述空心管的两端均为尖头,所述中间板的周面与柱端的内壁相匹配,且所述中间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柱端的空心部分,所述空心管的轴线与柱端的轴线重合,所述中间板与堵头间还设置有相匹配的卡扣,通过卡扣将中间板扣合到堵头上。
进一步,所述混药部的内壁为椭圆形,所述活塞端的外周面与混药部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柱端的内壁为圆柱形。
进一步,所述柱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储药瓶上的第三开口端外壁设置有与柱端内壁相匹配的螺纹,通过将储药瓶旋拧进柱端抵压尖刺部从而使尖刺部刺穿活塞和/或堵头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未经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硫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全喉气管套管自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