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459.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王孙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铃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E04F2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建敏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浇筑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多孔面板、设置在多孔面板中间部分的双V型槽、以及设置在多孔面板两端的弯折边。其中,多孔面板和双V型槽上均设置有贯穿孔,弯折边上设置有水泥穿入孔;双V型槽间隔设置,每个V型槽的角度为70~90°,凸起高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4%~5%,宽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十分之一。在浇筑过程中,多孔面板用于引导混凝土浮浆和水渗出,使得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蜂窝孔现象;双V型槽用于二次浇筑之间的结合,确保在二次浇筑中,交接处地面渗漏情况的发生;弯折边上设置有水泥穿入孔在浇筑过程中用于混凝土浆渗入,保证弯折边所形成的沟槽水泥浆渗满,确保分堵模板和交接口处浇筑水泥的一体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由胶结材料、集料(也称为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开发、路面修建领域的应用极其广泛。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模板板面及支撑结构,将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强度和刚度,外观平整度和几何尺寸的准确度等,是建筑物质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熟,混凝土实体断面尺寸也在不断增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随着混凝土尺寸的增大,模板尺寸也不断增加,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良好,需要模板具备较好的拼接质量和尺寸控制。然而,在现有模板工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较多方面的不足,常规钢模板或混凝土类模板自身刚度较好,不容易变形,可以保证断面尺寸符合要求,但该两类面板存在不透水不透气的特点,容易使混凝土成品的外观质量较差;常规的木模板自身刚度较差,容易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偏位等,严重时产生模板爆裂发生事故。
此外,在相关的建筑工程开发中,业主方往往对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二次浇筑的防水要求也更为严格,传统的钢筋骨架丝网缠绕绑扎,以及常规的面板式模板工程很难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对现有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为了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包括一体成型的多孔面板、设置在多孔面板中间部分的双V型槽、以及设置在多孔面板两端的弯折边。其中,多孔面板和双V型槽上均设置有贯穿孔,弯折边上设置有水泥穿入孔;双V型槽间隔设置,每个V型槽的角度为70~90°,凸起高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4%~5%,宽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中,两个V型槽及位于其中间的多孔面板上设置有圆形贯穿孔,所述多孔面板的其他位置上设置有圆形孔、鱼嘴型孔、长方孔、方孔、长圆孔、菱形孔、六角孔、十字孔、三角孔、椭圆孔、八字孔、梅花孔、鱼鳞孔、五星孔、鱼眼孔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中,水泥穿入孔为椭圆形孔,每个弯折边上每间隔30mm设置有一个椭圆形孔。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中,双V型槽之间的间隔为多孔面板宽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分堵模板中,弯折边呈L形,其高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9%~10%,宽度为多孔面板宽度的4%~5%。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铃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铃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 下一篇:机器人末端工具快速接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