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纠正铅球错误动作的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596.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奇;张娅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7 | 代理人: | 赵鹏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纠正 铅球 错误 动作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纠正铅球错误动作的训练器,属于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铅球轨道装置通过架体固定在墙壁或地面上,铅球轨道装置内的铅球通过拉绳与配重装置连接。铅球轨道装置的轨道管底面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其内设有内滑管,内滑管端设有挂绳杆,其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内的垂杆,垂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铅球,拉绳一端挂在挂绳杆上,另一端与配重装置连接。配重装置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立轴,两立轴上套有数个配重板,拉绳与配重板连接,推动铅球,使拉绳被拉动,配重板在立轴的限位下向上位移。该器械用于室内使用,占用空间小,通过铅球轨道装置限制铅球轨迹,纠正训练者的推铅球的技术动作,推球重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适合不同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正铅球错误动作的训练器,属于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球运动员在训练时,主要分为器械训练和实球投掷训练,器械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而实球投掷训练的目的则是为了让运动员熟练掌握技术动作。但很多运动员在实球投掷过程中,球出手前的持球运行轨迹和出手后的投掷轨迹均不稳定。
首先,预备动作到出手前的动作中,手持球的运动轨迹与顶髋蹬腿用力方向不一致,使出手前的铅球运行轨迹与顶髋蹬腿所处平面偏离过大,即损失了顶髋蹬腿的用力效果,又使得铅球出手方向发生偏差,其次,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也容易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而且,北方冬季天气过于寒冷,不易进行户外铅球训练,而室内训练又占据较大空间,很多院校不具备提供室内铅球投掷的场馆,导致该项目的运动员或学员没有充分训练的机会,仅进行器械力量训练也无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纠正铅球错误动作的训练器,该器械用于室内使用,占用空间小,安全稳定性高,能纠正训练者的推铅球的技术动作,推球重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适合不同人群,更好的模拟真实铅球投掷效果,提高技术动作水平和上肢力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纠正铅球错误动作的训练器,包括铅球轨道装置、管箍、立管、套管、固定架、拉绳、配重装置和弹簧限位柱,铅球轨道装置外部套有一对管箍,管箍上均固定连接有竖立的立管,立管上均套有套管,套管的侧壁开设有数个等间距的限位孔,立管上设有能插入限位孔的弹簧限位柱,套管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可固定在墙壁上,或通过立杆竖立在地面上,铅球轨道装置后方设有配重装置,铅球轨道装置内的铅球通过拉绳与配重装置连接。所述的铅球轨道装置由轨道管、端盖、轴尾座、后导轮、垂杆、铅球、阻尼杆、卡板、内滑管和挂绳杆组成,轨道管为一外方内圆的空心管体,轨道管与地平面呈40°夹角,轨道管前后端侧壁通过管箍固定,轨道管前端设有端盖,轨道管的前后管箍间的底面侧壁上开设有滑槽,轨道管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内滑管,内滑管为一空心管体,其内部后端设有挂绳杆,内滑管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内的垂杆,垂杆与地面垂直,垂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铅球,所述的内滑管、垂杆、铅球挂绳杆组成滑动铅球装置,在滑动铅球装置前后侧的轨道管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三个阻尼杆,阻尼杆均通过卡板固定在轨道管的内壁上,阻尼杆端部均朝向管内,在轨道管后端固定连接有一对轴尾座,轴尾座间设有后导轮,拉绳绕过后导轮后一端挂在挂绳杆上,另一端与配重装置连接。所述的配重装置由底座、立杆、轴座、上导轮、立轴、配重板、顶板、牵拉轴和限位杆组成,底座顶部后方设有竖立的立杆,立杆顶端高于铅球轨道装置,底座顶面上设有一对竖立的立轴,两立轴上套有数个配重板,配重板均通过顶面两侧开设有的管孔套在立轴上,配重板中部均开设有圆孔,在最上层配重板上设有套在两立轴上的顶板,顶板筒顶面两侧开设有的管孔套在立轴上,顶板中部设有能插入配重板圆孔的牵拉轴,在牵拉轴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插孔,在配重板前端均开设有插孔,限位杆从配重板前端的插孔内插入牵拉轴的插孔内,在立杆顶端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上导轮,与铅球轨道装置连接的拉绳绕过上导轮后,其端部与牵拉轴连接,拉动拉绳,顶板上的牵拉轴在立轴的限位下向上位移,通过限位杆与其连接的配重板随之上移,在配重板与顶板间被夹住的配重板随其上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裹铁皮的镁碳砖
- 下一篇:一种鼻腔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