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0464.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文;张蕊;佟超;郭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文;张蕊;佟超;郭树龙 |
主分类号: | B65G1/06 | 分类号: | B65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物流 推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包括:货架本体、滑轨、托盘本体;所述货架本体由方管焊接呈矩形框架状,且货架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处矩形状的滑轨,并且两处滑轨左右对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托盘本体具备伸出功能,便于叉装货物,装卸效率较高,且具有缓冲功能,提高了托盘本体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现有的智能货架上的货物托盘大多不具备伸出功能,使得叉车在货架间装卸货物时大多需要转向0‑90度来调整其货叉的朝向,以便于货叉能够顺利的插入货物托盘底部的叉孔内,装卸效率较低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物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物流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消耗。
智能货架是智能物流仓库中的基础,用于存放货物,智能货架成排设置,货架与货架之间留有足够叉车行走与转向的通道,现有的智能货架上的货物托盘大多不具备伸出功能,使得叉车在货架间装卸货物时大多需要转向0-90度来调整其货叉的朝向,以便于货叉能够顺利的插入货物托盘底部的叉孔内,装卸效率较低。
而现有的智能货架的托盘大多不能伸出,使得叉车在货架间装卸货物时大多需要转向,以调整其货叉的朝向,使货叉能够顺利的插入货物托盘底部的叉孔内,降低了装卸的效率。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货架上的货物托盘大多不具备伸出功能,使得叉车在货架间装卸货物时大多需要转向0-90度来调整其货叉的朝向,以便于货叉能够顺利的插入货物托盘底部的叉孔内,装卸效率较低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包括:货架本体、滑轨、托盘本体、滑槽、凹槽、压缩弹簧、缓冲板、货物托板、货叉叉孔、丝杠副、丝杠、电机、导杆、导杆滑套;所述货架本体由方管焊接呈矩形框架状,且货架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处矩形状的滑轨,并且两处滑轨左右对称;所述货架本体内侧的底部容纳有矩形状的托盘本体,且托盘本体与货架本体间隙配合;所述托盘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矩形状的滑槽,且滑槽的前后两端与外部贯通;所述滑轨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滑动配合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托盘本体顶端的前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呈倒立的四棱台状;所述凹槽的槽底部镶嵌有多处呈矩形阵列方式排列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设有缓冲板,且缓冲板呈倒立的四棱台状,并且缓冲板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凹槽的内侧;所述缓冲板的顶端放置有货物托板,且货物托板的底部呈倒立的四棱台状,并且货物托板底部的四棱台状结构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凹槽的内侧;所述货物托板的顶部呈矩形状,且货物托板顶部的矩形状结构上开设有矩形状的货叉叉孔;所述货架本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镶嵌在货架本体前侧的中间位置;所述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镶嵌在货架本体后侧的中间位置,并向后贯穿出货架本体;所述货架本体后侧底部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后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丝杠上啮合有丝杠副,且丝杠副通过螺栓固定在托盘本体底部的后侧;所述丝杠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处圆形状的导杆,且导杆的轴线与丝杠的轴线平行;所述导杆的前后两端均与货架本体镶嵌连接,且导杆与货架本体镶嵌后通过紧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外壁上套接有导杆滑套,且导杆滑套与导杆滑动配合;所述导杆滑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托盘本体底部的后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物流推送料机构所述托盘本体通过滑轨与滑槽的滑动配合在货架本体内侧的底部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文;张蕊;佟超;郭树龙,未经张子文;张蕊;佟超;郭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0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反射镜片电铸转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