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1418.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翟贺争;武权;曹磊;张岭;赵树明;付佳;任春燕;刘强;孙昊;王帅;张文艺;丁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F3/00 | 分类号: | G21F3/00;E04B1/9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移动 辐射 防护 装置 | ||
1.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包括固定防护体和移动防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防护体安装于固定防护体上,并沿固定防护体上下滑动;移动防护体和固定防护体的左右边缘均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三段式结构;所述固定防护体中设有用于增强其自身稳定性的框架结构;所述移动防护体上设有用于与固定防护体连接的嵌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防护体的三段式结构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主挡板(1)及其两侧的第一侧挡板(3);所述固定防护体的三段式结构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主挡板(2)及其两侧的第二侧挡板(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挡板(1)与第一侧挡板(3)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主挡板(2)与第二侧挡板(4)之间的夹角相同,均为120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防护体的框架结构包括位于固定防护体左右边沿的第四支撑柱(8),位于第二主挡板(2)与第二侧挡板(4)之间的第二支撑柱(6),位于第二侧挡板(4)上下边沿的第一横梁(15)和第二横梁(16);第一横梁(15)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柱(6)和第四支撑柱(8)的底端相连;第二横梁(16)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柱(6)和第四支撑柱(8)的顶端相连;两根第四支撑柱(8)的截面为U型,使得固定防护体的左右边缘形成向其内侧卷曲的半包围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第二支撑柱(6)上形成多个间距均匀的销孔(17),销孔(17)位于固定防护体的内侧,销孔(17)内设有用于托住移动防护体的定位销(9),定位销(9)的插入方向为斜向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5)下方设有脚轮固定架(18),脚轮固定架(18)上安装有脚轮(19);所述脚轮(19)为万向轮。
7.如权利要求2、4或5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防护体的嵌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防护体左右边缘的第三支撑柱(7),第一主挡板(1)与两片第一侧挡板(3)之间均设有第一支撑柱(5),第三支撑柱(7)位于固定防护板两侧边沿的半包围结构中,并沿其内壁上下滑动;第一主挡板(1)上设有用于通过人力提拉移动防护体的把手(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挡板(1)贴近第二主挡板(2)的一面形成两条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滑轮(10),滑轮轴固定于凹槽侧壁上,滑轮(10)表面与第二主挡板(2)贴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防护体外侧面设有射线感应器(13),内侧面设有控制盒托架(12)和指示灯(14);控制盒托架(12)上设有多个触点,包括供电触点,控制触点,输入触点;其中供电触点和控制触点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14),供电触电和输入触点通过导线连接射线感应器(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可移动辐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托架(12)内放置有移动控制盒,移动控制盒为射线感应器(13)提供电能并接收其发出的信号,同时为指示灯(14)提供电能并控制其点亮或熄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14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准剥离隆乳卡钩
- 下一篇:一体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护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