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率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6808.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魏波;刘宝峰;鲁晓斐;高俊;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补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率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功率补偿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其包括隔离开关QS和连接至母线的电源进线,所述隔离开关QS一端与母线连接且另一端依次通过电流互感器、真空接触器KM、熔断器FU、第一电容组C1、电抗器L连接至用电设备;所述隔离开关QS与母线连接有第一带电指示器;所述真空接触器KM与熔断器FU之间连接有第二带电指示器和避雷器FV,所述壁雷器FV的自由端接地;所述熔断器FU与第一电容组C1形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并联有放电线圈FD;所述真空接触器KM通过综合控制器控。本实用新型最大限度减少无功损耗,提高了设备功率因数,提高母线的供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减少停机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功率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中会经常使用到主扇,现有主扇供电系统中包括功率补偿装置,现有功率补偿装置的电路中设置有综合控制器、电源进线、电抗器K、熔断器FUO和电容器C。主扇电机存在无功功率太大、网络电压波动大,就会造成设备电流不稳定且能耗较大极易造成过负荷,而且当电源低压不稳定时,补偿柜熔断器FUO经常熔断,造成电源电流上升,发生停机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功率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补偿装置,包括隔离开关QS和连接至母线的电源进线,所述隔离开关QS一端与母线连接且另一端依次通过电流互感器、真空接触器KM、熔断器FU、第一电容组C1、电抗器L连接至用电设备;所述隔离开关QS与母线连接有第一带电指示器;所述真空接触器KM与熔断器FU之间连接有第二带电指示器和避雷器FV,所述壁雷器FV的自由端接地;所述熔断器FU与第一电容组C1形成的串联电路两端并联有放电线圈FD;所述真空接触器KM通过综合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功率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所述功率补偿装置与母线相连接,当主扇运行时,所述功率补偿装置中的真空接触器KM吸合,连接与母线的熔断器FU、第一电容组C1和电抗器L进行实时补偿主扇功率因数,使得母线电压始终处于标准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损耗。当主扇停止运行时或者故障停机时,所述综合控制器控制真空接触器KM断开,第一电容组C1经过熔断器FU和放电线圈FD自动放电,保证了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综合控制器控制声光报警,当故障排除之后,手动解除报警,所述功率补偿装置才能投入自动工作方式;当电网遇到雷击情况,所述避雷器FV动作保护负载不被击穿,当电网波动出现过流、过压、接地时,综合控制器自动实时监控,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设置隔离开关QS和真空接触器KM能保证所述熔断器FU烧坏之后快捷更换;设置第一带电指示器和第二带电指示器能在所述功率补偿装置通电后显示电路是否有电;所述第一电容组C1相当于消谐电路,保证电网谐波大时能可靠消除谐波,从而降低了用电设备的无功损耗,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改造后,电流由原来的100A以上降低到70A,功率因数提高至0.92以上,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了供电变压器及母线的损耗,节约大量成本,更保证了东风井主扇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事故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率补偿装置,最大限度减少无功损耗,提高了设备功率因数,提高母线的供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使设备电流更加稳定,降低了熔断器FU被熔断的次数,减少停机事故,节约了电力消耗成本,保障了煤矿主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原有的功率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功率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流互感器;FD-放电线圈;FV-避雷器;QS-隔离开关;KM-真空接触器;FU-熔断器;C1-第一电容组;L-电抗器;C2-第二电容;D-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6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钢带生产用的高效开料装置
- 下一篇:泄压吸收装置、单体电池及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