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9449.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闰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石辉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多功能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其包括:集液袋,其为密封袋体;引流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液袋,另一端密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两端开口的主管体和与所述主管体呈夹角联通的支管体;所述主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延伸形成锥形接头,所述支管体上连接有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的阴性端连接至所述支管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正压接头直接进行灌注,取样等操作,同时设置两种接头,以匹配多种置管端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以及提高医疗效率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引流袋仅仅用于引流液的流出,且只有一根引流接口,会出现置管端口不匹配、无法直接留取化验标本、不能直接为预留单腔尿管的患者膀胱灌注等情况。当需要进行留取化验标本或者膀胱灌注等操作时,均需要护士将引流管接口端与引流袋断开后方可进行,这样可能造成接口处污染导致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增高,降低标本合格率,护士接触患者体液可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反复操作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其能够利用正压接头直接进行灌注,取样等操作,同时设置两种接头,以匹配多种置管端口。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袋,其包括:
集液袋,其为密封袋体;
引流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液袋,另一端密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两端开口的主管体和与所述主管体呈夹角联通的支管体;所述主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延伸形成锥形接头,所述支管体上连接有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的阴性端连接至所述支管体。
优选的是,所述主管体的另一端上还连接有宝塔接头帽,所述宝塔接头帽通过柔性线连接至主管体上。
优选的是,沿液体流出方向上,所述支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的夹角为45-60度。
优选的是,所述集液袋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引流管。
优选的是,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管夹,所述管夹为单手夹。
优选的是,所述单手夹具有两个夹持臂,其中一个夹持臂上设置有锁紧凸起,所述引流管穿设在另一个夹持臂上。
优选的是,所述宝塔接头帽和所述锥形接头均由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柔性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宝塔接头帽下缘,另一端固定在锥形接头下缘。
优选的是,所述集液袋与所述引流管之间还设置有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内径向设置有过滤膜。
优选的是,所述过渡接头包括连接引流管端的从内到外套设在一起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紧固件,和连接进液口端的从内到外套设在一起的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外侧壁均设置有径向的螺纹和轴向的U形豁口,所述豁口外周套设有与所述螺纹适配旋转的螺套,所述螺套的内径由口部到底部逐渐缩小,所述引流管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周并由所述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进液口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外周并由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具有三个接口,其中所述支管体内例如设置正压阀以形成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的阳性端作为自由端,即可以保证无菌,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灌注或者取样。所述支管体与主管体的角度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取样或灌注时,迅速找到正压接头的端口并连接取样器或者灌注器。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管可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置管端口,扩大该引流袋的适用范围,操作便捷快速,降低医疗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9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检验试验台
- 下一篇:多孔道内镜附件快速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