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0501.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0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珊;吕自力;徐景浩;刘建军;王港生;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线路板 预制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冲切工艺。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包括钢片和载体膜,载体膜的下面设置有若干个冲切好的胶片,若干个胶片均贴合在钢片上面,钢片上设有若干个与胶片一一对应的冲切区,胶片的下表面贴合在冲切区内,冲切区的面积大于胶片的下表面面积;将背胶后的钢片在高温压辘上进行固定,最后使用冲切模具将冲切区内的钢片内冲切下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强预制板,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钢片补强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大,而压合钢片补强时,当背胶与钢片补强大小一样时,会存在溢胶的现象。使用传统的冲压工艺成型的钢片,往往先将背胶背在钢片上而后使用模具冲切成型,此类工艺生产出来的钢片背胶和钢片大小一样,无法满足产品的品质需求。使用蚀刻工艺成型的钢片,需现将钢片蚀刻成型后,再给钢片背胶,这样就可以解决溢胶的问题,但是此方式的生产效率低,产品的一致性差,进一步导致钢片补强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而品质还存在不稳定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冲切工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包括钢片D和载体膜A,所述载体膜A的下面设置有若干个冲切好的胶片B,若干个所述胶片B均贴合在所述钢片D上面,所述钢片D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胶片B一一对应的冲切区G,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冲切区G内,所述冲切区G的面积大于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面积。
进一步,所述载体膜A上设有若干个上定位孔C。
进一步,所述钢片D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上定位孔C相对应的下定位孔E。
进一步,所述上定位孔C和所述下定位孔E的数量均为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先冲切后背胶的设计,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包括钢片D和载体膜A,所述载体膜A的下面设置有若干个冲切好的胶片B,若干个所述胶片B均贴合在所述钢片D上面,所述钢片D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胶片B一一对应的冲切区G,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冲切区G内,所述冲切区G的面积大于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面积;将背胶后的所述钢片D在高温压辘上进行固定,最后使用冲切模具将所述冲切区G内的所述钢片D内冲切下来,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冲切工艺,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结构的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产品的一致好的优点,可以解决通过冲切的方式制作出背胶内缩的钢片补强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冲压钢片背胶内缩量产的技术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模切机冲切后的背胶结构示意图;
图3 是钢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片和胶片贴合示意图;
图5是钢片和胶片固定后示意图;
图6是为冲切模具冲切背胶后的钢片补强示意图;
图7为冲切后的钢片补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线路板补强预制板包括钢片D和载体膜A,所述载体膜A的下面设置有若干个冲切好的胶片B,若干个所述胶片B均贴合在所述钢片D上面,所述钢片D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胶片B一一对应的冲切区G,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冲切区G内,所述冲切区G的面积大于所述胶片B的下表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膜A上设有若干个上定位孔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0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