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风固沙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0554.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洲;万翔;刘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099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固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固沙桩,涉及防风固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桩脚和盖体,桩体的上端具有凹槽,盖体用于盖合凹槽的槽口,桩脚为多个,多个桩脚的上端与桩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桩脚的下端具有圆锥部,圆锥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桩脚插入沙土中,可以有效的防止风沙过大将桩体吹倒,并且桩体中的凹槽可以装入些风沙增加桩体的自重,从而进一步的增加桩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固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风固沙桩。
背景技术
防风固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而进行的一种生态建设活动。而防风固沙桩则是防风固沙活动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防风固沙桩为一木桩,木桩质量不好,并且插入沙土中容易被吹走。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防风固沙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风固沙桩,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桩体的稳定性,避免桩体被吹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固沙桩,包括桩体、桩脚和盖体,所述桩体的上端具有凹槽,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桩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桩脚的上端与所述桩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桩脚的下端具有圆锥部,所述圆锥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桩体为圆柱体,所述桩脚为四个,四个所述桩脚呈圆周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桩脚的圆心角为90°。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部和连接板,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板为多个,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桩体的下端,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桩脚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铰接孔,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铰接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固定,两个所述固定板间距大于连接板的厚度,两个所述固定板具有第三铰接孔,两个所述第三铰接孔位置正对。
优选地,所述桩脚的上端具有两个桩脚板,两个所述桩脚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桩脚板上具有第四铰接孔,两个所述第四铰接孔位置正对。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螺栓和多个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三铰接孔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四铰接孔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把手,多个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桩体的外壁上,多个所述把手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桩脚插入沙土中,可以通过多个方向对桩体起到支撑作用,当风沙过大时,桩体也不会被吹走。桩体采用钢材制造,因此结构坚固,同时桩体的上端具有凹槽,可以减轻装置质量,方便搬运。桩脚与桩体之间能够发生着相对转动,使用时可以将桩脚伸出,当不使用时将桩脚收回,从而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防风固沙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桩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固定部;3-连接板;4-桩脚;5-盖体;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0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冠梁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重量吊管机配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