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粒料分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1130.2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铭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4 | 分类号: | B28C7/04;B28C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料分配系统,涉及混凝土配料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进料仓和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称量斗,所述称量斗位于所述进料仓的下侧,所述称量斗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称量斗侧壁发生振动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发生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圆周上沿轴向设置有凸起部。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对称量斗的侧壁进行不断的撞击,进而使得称量斗侧壁产生振动,将残留在称量斗内壁上的物料震落,减小称量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配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粒料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配料是混凝土搅拌站中实现混凝土连续生产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应用混凝土配料机来进行混凝土的配料工作,首先组成混凝土的各组分从骨料仓运输至混凝土配料机的配料斗中,然后混凝土配料机料斗中的物料运输到称量斗中进行称量,最后通过传送带运输至搅拌主机内进行搅拌。
公告号CN205255269U为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配料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下端传动连接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二输送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控箱安装在机架的边缘一端。上述结构中利用第一进料仓和第二进料仓内的弧形挡板起到缓冲物料进入时的冲击力的作用,同时料仓与称量斗之间设置有落料板,避免物料在进入称量斗的过程中出现洒落的现象。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上述结构,物料在进入称量斗完成称量后,部分物料可能由于水分或是其他因素出现黏附在称量斗内壁上的情况,使得实际参与生产混凝土的物料少于称量值,进而影响物料称量的精度,引起称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粒料分配系统,能够对称量斗中残余的物料进行清理,提高称量斗称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粒料分配系统,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进料仓和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称量斗,所述称量斗位于所述进料仓的下侧,所述称量斗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称量斗侧壁发生振动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发生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圆周上沿轴向设置有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上的进料仓将物料运输至下侧的称量斗中,并利用伺服电机带动转动轴的旋转,转动轴上的凸起部跟随转动轴发生转动,进而对称量斗的侧壁进行持续敲击,进而使得称量斗的侧壁产生振动,振动通过称量斗的侧壁传递给附着在称量斗内壁上的物料,进而使得物料从称量斗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仓呈漏斗形,所述进料仓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弧形板,所述进料仓的下端形成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处设置有用于改变出料口关闭状态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形的设置使得物料能够沿进料仓内壁滑落避免在进料仓内壁残留,同时弹性弧形板的设置缓冲了物料落入进料仓中对进料仓内壁的压力,并通过控制件改变料斗的状态实现对称量斗的进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件设置为气缸,所述进料仓外侧壁上设置有吊耳,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吊耳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料斗铰接,所述料斗铰接在所述进料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吊耳实现气缸在进料仓外侧壁上的安装,控制气缸活塞杆的长度,伸长气缸活塞杆时,活塞杆将料斗抵至一侧,并使得出料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活塞杆缩短时,带动料斗往回运动,使得出料口处于打开状态,并实现对称量斗的进料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铭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铭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1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