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慢性伤口用促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2244.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耿娟;孔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 伤口 用促愈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慢性伤口用促愈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左粘条及右粘条;左粘条的内侧边处布置有弹性束带,所述弹性束带向右粘条处延伸,且在弹性束带的延伸端处固接有转辊,且转辊轴线垂直弹性束带的延伸方向;所述右粘条靠近内侧边的带面处布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开口方向与弹性束带的延伸方向同向,且槽体状的挂钩的槽长方向平行转辊轴线方向;挂钩槽腔与转辊的配合段外形彼此吻合以使得两者间形成可拆卸的防转配合关系;弹性束带的延伸端和挂钩之间彼此空间避让。本实用新型能在实现慢性伤口快速清理功能的同时,还能随治疗进度而实现对慢性伤口的逐步愈合功能,使用极为灵活便捷,利于临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慢性伤口用促愈器。
背景技术
皮肤充当了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为了防止感染,将损伤的皮肤或皮肤伤口迅速闭合就显得重要。然而,某些类型的伤口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难以愈合,例如慢性溃疡等慢性伤口。临床上,对该类慢性伤口的治疗方式大都采用负压敷料等直接覆盖伤口,只能满足清洗引流渗出液及坏死物,而无法满足对伤口张力的减张及闭合需求。后来,也有部分皮肤切口锁合结构出现,但这类锁合结构一旦锁定,闭合力度就不可调整。理想状况下,医护人员所希望的是伤口能在炎症反应下自然胀开,以便清理;并能在伤口清理后能随治疗进度而“逐渐”的向内合拢并最终痊愈,严禁一次性拉合伤口。显而易见,治疗如慢性溃疡这类慢性伤口的改良方法是所迫切希望的,研发出一种能加快慢性伤口愈合的新装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慢性伤口用促愈器,其能在实现慢性伤口快速清理功能的同时,还能随治疗进度而实现对慢性伤口的逐步愈合功能,使用极为灵活便捷,利于临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慢性伤口用促愈器,其特征在于:本促愈器包括可分别布置于慢性伤口两侧处的左粘条及右粘条;以左粘条及右粘条的相邻侧边为内侧边,左粘条的内侧边处布置有弹性束带,所述弹性束带向右粘条处延伸,且在弹性束带的延伸端处固接有转辊,且转辊轴线垂直弹性束带的延伸方向;所述右粘条靠近内侧边的带面处布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开口方向与弹性束带的延伸方向同向,且槽体状的挂钩的槽长方向平行转辊轴线方向;挂钩槽腔与转辊的配合段外形彼此吻合以使得两者间形成可拆卸的防转配合关系;弹性束带的延伸端和挂钩之间彼此空间避让。
优选的,配合段布置于转辊的辊身和/或辊端处,且配合段外形呈方板状,以便适配带有长方槽状槽腔的挂钩;配合段板面平行转辊轴线。
优选的,转辊辊身处还固接有挂耳,所述左粘条的内侧边处还布置有辅助弹性带,所述辅助弹性带的顶端设置可钩合于挂耳处的钩环,所述钩环为魔术贴式束带,钩环的前端穿过挂耳后再反折并与钩环尾端间构成魔术贴式闭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挂钩及配合段均为四组并一一对应布置,三组弹性束带的延伸端一一对应的固定于各相邻两组挂钩之间的转辊辊身处;两组挂耳分置于中间一组弹性束带两侧处的转辊辊身上,且两组挂耳位于转辊的同一母线处。
优选的,四组挂钩共用同一底座,并依靠底座固接于右粘条的上带面处。
优选的,所述左粘条及右粘条外形均呈长方条带状;左粘条及右粘条的同一端处设置连接两者的中间连接带,所述中间连接带为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左粘条、右粘条及中间连接带均为透明带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2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关节置换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