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抑菌管件及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2586.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宇飞;钟斌;龙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维森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6 | 分类号: | A61M3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海琴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菌管件 医疗器械 | ||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管件及医疗器械,包括具有银离子纤维的主管段和至少一个具有银离子纤维的腔头管段,所述腔头管段和所述主管段相连接,且所述主管段和所述腔头管段的内管壁均涂覆有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所述主管段和所述腔头管段的外管壁均涂覆有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如此便使得抑菌管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没有及时得到杀菌处理,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菌效果,进而可有效防止病菌(比如大肠杆菌或金色葡萄球菌)在抑菌管件上大量残留和繁殖,显著提升了抑菌管件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管件及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中常包括有管状器件,而在高端医疗器械中,管状器件的作用甚至会比较重要,比如在人造心脏中,就需要通过血液输送管将人造心脏所泵取的血液,输送至心室内。
现有技术中,用于医疗器械中的管状器件仅是在出厂前进行消毒和简单的抗菌处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会因消毒不彻底和不及时而导致病菌在其上大量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管件及医疗器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器械中的管状器件常会因消毒不彻底和不及时而导致病菌在其上大量残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菌管件,包括具有银离子纤维的主管段和至少一个具有银离子纤维的腔头管段,所述腔头管段和所述主管段相连接,且所述主管段和所述腔头管段的内管壁均涂覆有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所述主管段和所述腔头管段的外管壁均涂覆有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的厚度为3.00μm~4.00μm。
可选地,所述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的厚度为1.00μm~2.00μm。
可选地,所述腔头管段和所述主管段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腔头管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头管段分别和所述主管段的相对两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管段的外壁凸伸形成有若干加强环,各所述加强环沿所述主管段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主管段为伸缩管段,所述伸缩管段的管壁凸伸形成有若干褶皱凸起。
可选地,所述腔头管段的外壁凸伸形成有若干凸起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抑菌管件,通过设置具有银离子纤维的主管段和至少一个具有银离子纤维的腔头管段,并且在主管段和腔头管段的内管壁均涂覆有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以及在主管段和腔头管段的外管壁均涂覆有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这样抑菌管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其主管段和腔头管段本身均含有具有抑菌功能的银离子纤维,这样便使得主管段和腔头管段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抑菌效果,而涂覆于主管段和腔头管段内管壁的第一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便进一步加强了抑菌管件管内环境的抗菌抑菌效果,并且涂覆于主管段和腔头管段外管壁的第二抗菌纳米银离子涂层也进一步加强了抑菌管件的管外环境的抗菌抑菌效果,进而使得抑菌管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没有及时得到杀菌处理,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菌效果,进而可有效防止病菌(比如大肠杆菌或金色葡萄球菌)在抑菌管件上大量残留和繁殖,显著提升了抑菌管件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器械,包括有上述的抑菌管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疗器械,由于包括有上述的抑菌管件,而上述的抑菌管件能够即使没有及时得到杀菌处理,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菌效果,如此便也提升了医疗器械的整体的抑菌和抗菌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维森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维森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2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