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2998.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佳玉;李富程;巨莉;袁正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耕作 侵蚀 旋耕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位于机架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旋耕轴、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具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耕地效果明显,在坡地耕作时旋耕机的挡板能根据耕作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挡板位置变化减少上下坡耕作过程中向下坡耕作位移,同时增加向上坡耕作位移,从而减小上下坡耕作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达到土壤向下位移和向上位移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流失,防治坡耕地土壤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近20多年国内外研究表明耕作引起的土壤再分配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过程。在坡地景观内耕作引起净余土壤量向下坡传输、堆积,重新分配,导致土壤在上坡或凸坡流失,而在下坡或凹坡堆积,强烈的耕作侵蚀导致侵蚀区土层变薄、生产力下降。因受耕作工具的设计、操作、景观地形和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耕作位移在景观内变异很大。
旋耕机耕作的土壤再分配模式不同于其他耕作机具,无论向上耕作、向下耕作或等高耕作,旋耕机在单次耕作过程中都会同时产生向上坡位移和向下坡位移,向上坡位移总是小于向下坡位移,单次耕作会产生向下净位移,导致土壤流失。
现有技术中旋耕机挡板普遍设置为固定的,在坡地进行耕作时,挡板挡泥的效果较差,难以减少翻耕的泥土向下坡位移,引起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上部(凸坡)流失,导致坡耕地上部土壤退化和生产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以解决现有旋耕机使用性能差、易造成耕作侵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位于机架下方且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的旋耕轴、配合连接在所述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具以及分别配合连接在所述机架两侧且位于所述旋耕刀具上方的移动盖板机构;
所述移动盖板机构包括呈弧形结构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与所述机架配合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推动拉杆带动挡板运动。
进一步,所述挡板包括呈弧形结构的下凹覆盖段以及与所述下凹覆盖段连接的尾端阻挡段,所述下凹覆盖段位于所述旋耕刀具的上方,所述尾端阻挡段位于所述旋耕刀具的侧方。
进一步,所述下凹覆盖段的弧形弧心位于所述旋耕轴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下凹覆盖段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旋耕刀具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缸和变速箱以及与所述变速箱连接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旋耕轴配合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伸缩缸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减小耕作侵蚀的旋耕机,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耕地效果明显,在坡地耕作时旋耕机的挡板能根据耕作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挡板位置变化减少上下坡耕作过程中向下坡耕作位移,同时增加向上坡耕作位移,从而减小上下坡耕作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达到土壤向下位移和向上位移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土壤及其养分从坡耕地流失,防治坡耕地土壤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耕机平地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耕机爬坡旋耕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耕机下坡旋耕状态使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2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圆弧成型双联折弯臂座
- 下一篇:一种视觉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