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4256.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德奈木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7/28;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508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门,包括前门板、后门板和支撑侧板,以及由其围成的门体空腔,门体空腔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下层过滤棉和上层过滤棉,下层过滤棉和上层过滤棉之间设有内含净醛石的导管,后门板上设有与下层过滤棉相通的进气孔,门体上部的支撑侧板上开设有出气孔,进气孔、下层过滤棉、内含除醛材料导管、上层过滤棉、出气孔形成净化空气的流通通道。上层过滤棉采用带负离子的过滤棉。本实用新型能解决门体利用空气流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目的,还通过设置带负离子的过滤棉,能实现负离子释放,起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通过空气净化通道的设置,使该负离子更易被排出,达到除醛净化空气二合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门窗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门。
背景技术
新房装修后,室内甲醛含量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主要的室内除甲醛方法是通风、空气净化器、活性炭包吸附和负离子除甲醛,其中通风效果最佳,但人们很难保证室内长时间通风,特别是冬季外部气温较低时。而活性炭吸附属于静态吸附,局部吸附效果较好,无法全面的去除甲醛,空气净化器和负离子除甲醛成本均较高,且不方便。
现有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84434.8,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除甲醛门,包括门体和吸附盒,所述门体上部和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吸附盒,所述吸附盒外侧设有通孔,所述吸附盒内设有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但该门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附盒内空气流动性差,吸附面积小,对甲醛的去除效果较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空气净化方法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本申请就是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种新的空气净化门,使其利用空气流动实现空气净化效果,且通过带负离子的过滤棉,能实现进一步净化空气的效果,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门,使其利用空气流动实现空气净化效果,还通过带负离子的过滤棉,能实现进一步净化空气的效果,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从而增加现有门体的净化空气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门,包括前门板、后门板和设置在所述前门板和后门板周边的支撑侧板,所述前门板、后门板和支撑侧板围成门体空腔,所述门体空腔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下层过滤棉和上层过滤棉,所述下层过滤棉和上层过滤棉之间设有内含除醛材料的导管,所述后门板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下层过滤棉相通,所述前门板和后门板顶端的支撑侧板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下层过滤棉、内含除醛材料导管、上层过滤棉、出气孔形成净化空气的流通通道。
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中的除醛材料为净醛石或活性炭。
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阻止所述净醛石或活性炭掉落的网布。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过滤棉采用带负离子的过滤棉。
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空腔中还设有支撑龙骨。
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空腔中包括两个或多个平行设置的导管,所述导管中均设有除醛材料,且所述导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分别与所述下层过滤棉和上层过滤棉相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采用亚克力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龙骨采用木龙骨。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门通过在门上设置进气孔和出气孔,并在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设置过滤棉和除醛材料,形成空气净化通道,能解决门体利用空气流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目的,并通过门体常被开启和关闭,增强空气流动,更好的达到净化除醛的目的,节省空间和成本,节能环保。
2.还通过设置带负离子的过滤棉,能实现负离子的释放,起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通过空气净化通道的设置,使该负离子更易被排出,达到除醛净化空气二合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德奈木门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德奈木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4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