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智能闭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8698.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郝丙森;张兆庭;付涵;齐铭桦;刘建武;苟想想;范程万里;苟文涛;王竞宇;郭佳飞;邓森腾;吕佳睿;苗子杰;杜威;张皓;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08 | 分类号: | E05F1/08;E06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智能 闭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安全智能闭门器,包括:组合板、弹簧盒、第一弹簧;所述弹簧盒安装在组合板的上方,且弹簧盒与组合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嵌入安装在弹簧盒的内部;所述齿条安装在第一弹簧端部的一侧,且齿条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安装在组合板中间位置的上方,且单向齿轮安装在主齿轮的上方;所述离心盘安装在单向齿轮的上方,且线轮安装在离心盘的上方;所述拉绳缠绕在线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安全智能闭门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根据施力大小调整状态,适用于不同的突发状况,门快速开启时回弹力强,使门快速关闭,灵活多用,安全系数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防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智能闭门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益于房地产与建筑业价值链的良性发展,建筑必然要使用的门窗,在近年来纷纷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国内的门窗市场从20世纪开始,我国现代门窗开始迅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地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新建的商品房、酒店公寓以及老住宅的二次翻新装修,带动了门窗市场的快速发展。居家的人身安全,让人们对门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门窗市场良莠不齐,门窗的质量、价格,功能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网购时代的到来,上门收取快递的频繁以及现代人大量独居的生活模式,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单身女性、未成年人、独居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收到了威胁,入室抢劫、行凶、强奸等恶性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更加印证了门的安全关乎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传统防盗门一直不断发展,其外观和品牌种类繁杂,质量材料良莠不齐,但其防护效果较为一般,当发生紧急状况以非正常力气打开时,开启面积较大,并且在打开之后就失去了安全作用,无法自动关门,不方便应对紧急状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安全智能闭门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智能闭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近年来,传统防盗门一直不断发展,其外观和品牌种类繁杂,质量材料良莠不齐,但其防护效果较为一般,当发生紧急状况以非正常力气打开时,开启面积较大,并且在打开之后就失去了安全作用,无法自动关门,不方便应对紧急状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安全智能闭门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安全智能闭门器,包括:组合板、弹簧盒、第一弹簧、齿条、主齿轮、单向齿轮、离心盘、线轮、拉绳、小齿轮、连接齿轮、锁扣、第二弹簧、门;所述弹簧盒安装在组合板的上方,且弹簧盒与组合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嵌入安装在弹簧盒的内部;所述齿条安装在第一弹簧端部的一侧,且齿条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安装在组合板中间位置的上方,且单向齿轮安装在主齿轮的上方;所述离心盘安装在单向齿轮的上方,且线轮安装在离心盘的上方;所述拉绳缠绕在线轮上;所述小齿轮安装在组合板上,且小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齿轮安装在组合板上,且小齿轮与连接齿轮啮合;所述锁扣插入安装在一侧的弹簧盒内,且第二弹簧套入安装在锁扣上;所述门与线轮通过拉绳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安全智能闭门器所述弹簧盒在组合板上对称安装有两处,且两处弹簧盒的方向相反,并且弹簧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齿条的矩形滑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安全智能闭门器所述齿条贯穿弹簧盒与主齿轮啮合,且齿条设置为滑动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安全智能闭门器所述拉绳为凯夫拉绳,且拉绳的一端缠绕在线轮上,拉绳的另一端与门的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安全智能闭门器所述锁扣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齿轮相啮合的齿牙,且锁扣的另一端为钩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8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接触式胀紧机构
- 下一篇:氧合器封端胶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