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0996.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勇;穆琼;何茜;向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朐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康复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包括底板、放置板、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套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该下肢康复锻炼器,经套杆、活动杆和固定架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随意调节装置使用高度的作用,为不同高度的患者提供了合适的锻炼环境,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能,经转轮箱和脚踏板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对患者提供较高强度的锻炼环境,适合需要加大训练量的患者,经行走板和旋转杆的搭配设置,从而达到了为患者提供较低强度锻炼的效果,在缓慢行走中进行锻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
背景技术
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由于不能自己主动活动,长时间卧床,可引起肢体肌肉萎缩,大小关节僵直,造成病人肢体废用性瘫痪,等病人能下床时则影响康复,甚至会导致更坏的结果,所以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康复治疗很重要。
现有的锻炼装置大都结构简单,不能进行分类有效的系统锻炼,所以现提出一种新式的下肢康复锻炼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包括底板、放置板、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外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套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表面的一侧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与限位螺丝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杆,所述做左固定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行走板,所述行走板的内壁通过转环活动连接有旋转杆。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远离左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杆,所述右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箱,所述转轮箱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转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
可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与握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锻炼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下肢康复锻炼器,经套杆、活动杆和固定架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随意调节装置使用高度的作用,为不同高度的患者提供了合适的锻炼环境,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能,经转轮箱和脚踏板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对患者提供较高强度的锻炼环境,适合需要加大训练量的患者,经行走板和旋转杆的搭配设置,从而达到了为患者提供较低强度锻炼的效果,在缓慢行走中进行锻炼,本装置打配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放置板;3、套杆;4、活动杆;5、支撑底座;6、限位螺丝;7、限位孔;8、左固定杆;9、支撑杆;10、铰链;11、行走板;12、旋转杆;13、右固定杆;14、连接板;15、转轮箱;16、脚踏板;17、固定架;18、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朐县人民医院,未经临朐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0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