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3135.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林;董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南润和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4 | 分类号: | E04D1/34;E04D1/3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王苏阳 |
地址: | 663300 云南省文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修复 筒瓦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包括筒瓦本体,所述筒瓦本体两端底部均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对一侧外侧壁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筒瓦本体内顶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通过稳定机构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卡板与连接板均呈U型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筒瓦本体内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块,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底部的第一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安装板、连接板、限位口以及连接口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相邻两块筒瓦之间的快速连接,当其中一块筒瓦受损时,也可方便更换,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瓦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筒瓦是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的窄瓦片,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器表饰较粗的绳纹,器内除素面外还有麻点纹、斜方格纹等纹饰。
现有技术中,屋面筒瓦常见的安装方式为在筒瓦内部灌满砂浆把筒瓦固定在屋面上,此安装方式中,筒瓦内部需要填满水泥砂浆,屋面荷载较大,筒瓦内表面与水泥砂浆充分接触,会腐蚀内表面附着层与接线盒;筒瓦损坏更换时,需要敲击拆除筒瓦及水泥砂浆,安装新筒瓦时还需要重新灌浆卧瓦,费材费时费力,筒瓦损坏更换时,需要拆除整列筒瓦,更换新瓦重新安装整列,费时费力,因此亟需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来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筒瓦安装费事费力且不方便更换的现象问题,而提出的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包括筒瓦本体,所述筒瓦本体两端底部均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对一侧外侧壁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筒瓦本体内顶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通过稳定机构与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板与连接板均呈U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筒瓦本体内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块。
优选地,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底部的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连杆两端开设有与销轴相适配的旋转口,所述旋转口与销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口,所述连接板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口相适配的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安装板、连接板、限位口以及连接口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相邻两块筒瓦之间的快速连接,当其中一块筒瓦受损时,也可方便更换,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块、连杆、插槽以及插块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筒瓦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对筒瓦的支撑,减小了筒瓦承受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中卡板与安装板以及限位口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古建筑修复筒瓦连接结构中相邻两块筒瓦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南润和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南润和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3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建筑修复屋面檐椽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液复合控制的先导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