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3229.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必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龙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E05B17/00;E05B15/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22299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挂锁 钢珠 装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加工领域,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固定锁体的锁体夹具,以及用于将锁梁的锁梁臂压入锁体的锁梁孔内的锁梁装配组件,以及具有钢珠输送通道用于钢珠通过的空心轴,以及用于将空心轴内部的钢珠压入锁体的钢珠装配孔内的顶钢珠组件;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折弯部,以使所述空心轴的钢珠输送通道末端部能够对准锁体内侧壁上的钢珠装配孔;所述锁体夹具与空心轴中,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轴向运动,且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周向产生转动。该钢珠装配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装配的方案,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挂锁作为传统锁具,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目前的叶片挂锁如图1-2所示,包括锁体101和锁梁102。此类叶片挂锁的加工步骤一般是:毛坯开孔、装销子和闷头、抛光、装锁梁102、钢珠204和锁芯203,然后压装闷盖将锁芯封在锁芯孔内。其中,毛坯上开孔包括的锁梁孔103、锁芯孔104、销孔105,以及沟通锁梁孔与锁芯孔用于装入钢珠的钢珠装配孔106。如图中所示,钢珠装配孔是完全出于锁体内部,因此在开孔时需要从锁体侧壁穿入打孔,故在锁体侧壁上会留有工艺孔107;该工艺孔需要装过闷头201将其封闭。申请人以于日前提交以下三份专利申请用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将闷头201装入工艺孔107内,销子202装入销孔105,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锁具体。
申请1:申请号为“201922262062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叶片挂锁的闷头装配装置及其闷头进料机构。
申请2:申请号为“2019222626839”,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叶片挂锁的锁体加工设备。申请3:申请号为“2019222619394”,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叶片挂锁的销子装配装置及其销子进料机构。
基于上述步骤所能够得到一个完整锁具体,接下来的工序为:装锁梁102、钢珠204和锁芯203,然后压装闷盖。将钢珠204装入钢珠装配孔106内,是先需要将钢珠204通过黄油润滑,然后放入锁芯孔内并压入钢珠装配孔106。目前,钢珠装配没有较为方便的机械化结构,而采用人工手指压入,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较低,大量重复工作容易使工人手部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该钢珠装配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装配的方案,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固定锁体的锁体夹具,以及用于将锁梁的锁梁臂压入锁体的锁梁孔内的锁梁装配组件,以及具有钢珠输送通道用于钢珠通过的空心轴,以及用于将空心轴内部的钢珠压入锁体的钢珠装配孔内的顶钢珠组件;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折弯部,以使所述空心轴的钢珠输送通道末端部能够对准锁体内侧壁上的钢珠装配孔;所述锁体夹具与空心轴中,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轴向运动以使空心轴能够进入或退出锁体的锁芯孔,且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周向产生转动,以使所述空心轴的钢珠输送通道末端部能够在锁体内侧壁上的两个钢珠装配孔之间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叶片挂锁的钢珠装配装置,该钢珠装配装置中的锁体夹具用于夹持固定锁体,锁梁装配组件用于将锁梁的锁梁臂压入锁体的锁梁孔内,空心轴的钢珠输送通道用于钢珠通过,即对于钢珠的送出方向进行导向;顶钢珠组件用于将空心轴内部的钢珠压入锁体的钢珠装配孔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由于钢珠装配孔处于锁芯孔底部的侧壁上,因此该空心轴的外端设有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将导向进入锁芯孔后对准侧壁上的钢珠装配孔;并且此方案中,锁体夹具与空心轴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轴向运动以使空心轴能够进入或退出锁体的锁芯孔,且至少有一个能够沿空心轴周向产生转动,以使所述空心轴的钢珠输送通道末端部能够在锁体内侧壁上的两个钢珠装配孔之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龙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龙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3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铬钝化剂槽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