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4806.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林;袁雄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81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抗震 实验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模拟建筑本体、底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固定板,前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曲槽辊轮,曲槽辊轮上设置有曲型槽,曲型槽滑动连接推杆,曲槽辊轮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下端固定连接底板,设置有第一电机、曲槽辊轮、推杆和平移箱,可以实现模拟建筑本体的水平运动,设置第二电机、凸轮轴、辊杆、导向杆和座板,可以在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时,利用凸轮的特殊结构,使座板上的模拟建筑本体产生竖直方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本较低的零配件实现模拟地震,在抗震技术领域有可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筑物遭地震波的侵袭而会破坏,利用隔震技术缓解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是有效防御地震的新方法,如:用特种橡胶、多层铅芯和钢芯做成建筑物的支撑坐垫等技术都能达到隔震消能、缓冲地震能量的效果。
地震具有难以准确预测的性质,通过对抗震建筑进行模拟地震波实验,来检测建筑抗震能力也是有效预防地震灾害的一种措施,现有的地震模拟房屋多采用气压缸的设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于气压缸的摇摆需要计算机程序的复杂编码控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模拟建筑本体、底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固定板,前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曲槽辊轮,曲槽辊轮上设置有曲型槽,曲型槽滑动连接推杆,曲槽辊轮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下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推杆穿过左侧立板,左右侧立板上侧均开有滑槽,推杆右端固定连接平移箱,平移箱左右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滑动连接滑槽,平移箱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支撑箱,支撑箱上侧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凸轮轴,凸轮轴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下侧固定连接平移箱,凸轮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轮,凸轮滚动连接辊杆,辊杆转动连接导向杆,导向杆中部滑动连接支撑箱上侧,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座板,座板上端固定连接模拟建筑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左侧所述立板开矩形孔,孔径的宽度大于推杆行程,孔径高度大于推杆径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平移箱下侧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下侧簧座,座板下端固定连接若干个上侧簧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上下侧所述簧座之间固定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平移箱下端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辊棒,辊棒滚动连接底板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左右侧所述凸轮轴上均设置有带轮,带轮转动连接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座板下侧固定连接若干个轮架,轮架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滚动连接平移箱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建筑抗震实验模拟装置,设置有第一电机、曲槽辊轮、推杆和平移箱,可以实现模拟建筑本体的水平运动,模拟地震中建筑的水平晃动,设置第二电机、凸轮轴、辊杆、导向杆和座板,可以在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时,利用凸轮的特殊结构,使座板上的模拟建筑本体产生竖直方向的运动,模拟地震中建筑的竖直晃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本较低的零配件实现模拟地震,在抗震技术领域有可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4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