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6321.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荆璞;陆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智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邓黎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标本 取物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包括取物杆、钢圈、标本袋,所述取物杆远离钢圈的端部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蜗杆、蜗轮,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有旋杆,所述旋杆的外侧设有拉线,所述钢圈的外侧设有两个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固定半球;设计的外壳、固定半球、拉线,使拉线被带动时,外壳被固定半球带动且外壳带动钢圈相对移动,此时的钢圈为椭圆且细长形状,便于钢圈与标本袋从伤口处取出,节省取物时间,通过设计的延伸,延长了握持杆部的长度,使双手作用在两点处,使握持的稳定,便于握持取物杆进行标本的取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腹腔镜手术标本取物器在将标本取出过程中,如果标本较大,容易横堵在腹膜下小切口处,导致取出困难,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增加了手术发生的感染率;
现有的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取物器取出不够便捷,另外长时间握持取物杆不够稳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腔镜手术用标本取物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取物器取出不够便捷,另外长时间握持取物杆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标本取物器,包括取物杆、钢圈、标本袋,所述取物杆远离钢圈的端部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蜗杆、蜗轮,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有旋杆,所述旋杆的外侧设有拉线,所述钢圈的外侧设有两个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固定半球。
优选的,所述蜗杆一端为“T”型结构,所述蜗杆于固定块内部的外侧设有斜螺纹,所述蜗轮外侧有齿牙,所述蜗杆、蜗轮交错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杆一端穿过固定块表面并与蜗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蜗轮于水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旋杆顺时针方向旋转。
优选的,所述取物杆靠近钢圈端部的内部开设有线腔,所述拉线于线腔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半球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拉线远离旋杆的一侧分布有两个线头,所述拉线的两个线头均穿过圆孔并与固定半球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由硅橡胶制造,所述外壳为弧形形状,且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半圆卡槽,所述钢圈与半圆卡槽匹配,所述固定半球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钢圈与取物杆对立的端部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取物杆远离钢圈的端部设有手柄,所述取物杆手柄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取物杆于空腔内设有连接块,所述取物杆手柄端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一端穿过取物杆侧面并与连接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的外壳、固定半球、拉线,使拉线被带动时,外壳被固定半球带动且外壳带动钢圈相对移动,此时的钢圈为椭圆且细长形状,便于钢圈与标本袋从伤口处取出,节省取物时间;
通过设计的延伸,延长了握持杆部的长度,使双手作用在两点处,使握持的稳定,便于握持取物杆进行标本的取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延伸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物杆;2、钢圈;3、标本袋;4、固定块;5、蜗杆;6、旋杆; 7、拉线;8、外壳;9、固定半球;10、延伸杆;11、蜗轮;12、连接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智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智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6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电话面板治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街头灭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