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8191.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卓思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世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18 | 分类号: | E04B9/18;E04B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36234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顶 钢架 支撑 连接 节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建筑顶板、吊杆组件、上人龙骨网、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加固网、连接螺母;所述建筑顶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顶板上采用吊杆组件挂接有上人龙骨网;所述加固网由横向镀锌角钢与纵向镀锌角钢相互垂直焊接而成,加固网设置在上人龙骨网与建筑顶板之间,加固网采用连接螺母与螺纹吊杆连接,加固网可通过连接螺母实现高度调节,加固网可根据距离建筑顶板的高度配置第一角钢,第一角钢为镀锌角钢结构,第一角钢竖向均匀分布,第一角钢一端与加固网焊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顶板上的第二角钢进行焊接固定,第二角钢采用膨胀螺栓纵向通长固定在建筑顶板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当室内吊顶时使用的连接吊杆的长度超过1.5米时,因为连接吊杆太长且直径比较小,所以连接吊杆容易产生晃动,整个平顶构架容易失去稳定,并且连接吊杆越长,在受向上的推力的时候就越容易产生一定的弯曲。或当吊顶龙骨网上需要上人时,对连接吊杆的要求就比较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在结构顶与龙骨系统之间增加连接吊杆的数量,以此保证整个平顶构架的稳定,但是这种方法又会增加连接吊杆的使用量,并因此增加成本,所以不适合大量推广,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加固网设置在上人龙骨网与建筑顶板之间,不会增加吊顶所需要的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即使在上人的同时也可保证整个吊顶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晃动和弯曲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建筑顶板、吊杆组件、上人龙骨网、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加固网、连接螺母;所述建筑顶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顶板上采用吊杆组件挂接有上人龙骨网,吊杆组件包括有螺纹吊杆和钩形吊件,螺纹吊杆一端与建筑顶板固定,另一端与钩形吊杆采用螺母固定连接,钩形吊杆吊挂有上人龙骨网;所述加固网由横向镀锌角钢与纵向镀锌角钢相互垂直焊接而成,加固网设置在上人龙骨网与建筑顶板之间,加固网采用连接螺母与螺纹吊杆连接,加固网可通过连接螺母实现高度调节,加固网可根据距离建筑顶板的高度配置第一角钢,第一角钢为镀锌角钢结构,第一角钢竖向均匀分布,第一角钢一端与加固网焊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顶板上的第二角钢进行焊接固定,第二角钢采用膨胀螺栓纵向通长固定在建筑顶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角钢两端焊接处应满焊连接且焊接处应设有防锈漆层。
作为优选,所述膨胀螺栓的直径应大于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加固网设置在上人龙骨网与建筑顶板之间,不会增加吊顶所需要的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即使在上人的同时也可保证整个吊顶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晃动和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一种吊顶钢架反支撑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建筑顶板、2为吊杆组件、3为上人龙骨网、4为第一角钢、5为第二角钢、6为加固网、7为连接螺母、6-1为横向镀锌角钢、6-2为纵向镀锌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世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世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8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生产用新型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粉末包装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