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玻璃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8755.X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7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灯;陈诚;赵勇进;刘维良;许波;汪敏军;赵永向;盛耀武;张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B32B17/06;B32B17/10;B32B27/36;B32B7/06;B32B7/12;B32B3/30;B32B33/0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地址: | 247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玻璃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指纹玻璃盖板,包括边框,所述玻璃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胶水层一,所述胶水层一上设置有指纹芯片,所述指纹芯片的两端夹持设置有支撑假块,所述胶水层二上设置有颜色隔离板层,所述透明玻璃层靠近颜色隔离板层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压块玻璃,所述压块玻璃和凹槽二之间连接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透明玻璃层和颜色隔离板层之间设置有着色层,所述透明玻璃层的上方设置有AG层,所述AG层上涂设有AF防指纹涂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指纹玻璃盖板,内置有防止玻璃基板悬空裂片的可调性支撑假块,着色层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质地和厚度的着色材料,普适性强,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玻璃盖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指纹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0597756.2”的一种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指纹盖板包括板体及覆设于板体一侧的变色标识层。变色标识层在板体表面形成的预设图案,可起到标识作用。进一步的,在光照参数或温度参数发生变化时,变色标识层中的光致变色油墨层或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会对应变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层会进行储能或发光,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呈现出颜色及明暗变化。当用户在使用手持终端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及所处环境的切换,光照参数及温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变色标识层的颜色或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故用户体验得到有效地提升。
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在实际生产中,玻璃盖板的尺寸一般都会大于指纹芯片的尺寸,造成玻璃盖板的端部悬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裂片隐患,上述装置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2、在将指纹玻璃盖板应用于手机等终端时,为了达到外观的一致性,指纹玻璃盖板的颜色通常需要与终端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但是传统的指纹玻璃盖板只能匹配安装同种大小、质地的显色介质,因此在对不同颜色终端安装玻璃盖板时就需要生产多种规格以供使用,注模制造过程非常繁琐;3、指纹玻璃盖板通常设置在框体中,但是框体高度有所不同,上述装置的各层结构厚度都是固定的,装配在不同高度的框体中会出现短缺或者多余的情况,匹配效果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玻璃盖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玻璃盖板,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竖直部、安装部和遮挡部,所述竖直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胶水层一,所述胶水层一上设置有指纹芯片,所述指纹芯片的两端夹持设置有支撑假块,所述支撑假块靠近指纹芯片的一侧开设有L型胶水通道,所述支撑假块远离指纹芯片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连接于安装板开设的凹槽一中,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胶水层二,所述胶水层二上设置有颜色隔离板层,所述颜色隔离板层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凹槽二,所述颜色隔离板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玻璃层,所述透明玻璃层靠近颜色隔离板层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压块玻璃,所述压块玻璃和凹槽二之间连接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透明玻璃层和颜色隔离板层开设的凹槽之间设置有着色层,所述透明玻璃层的上方设置有AG层,所述AG层上涂设有AF防指纹涂层。
优选的,所述竖直部、安装部和遮挡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玻璃基板的下方设置有离型膜。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层和压块玻璃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着色层为着色板、着色染剂或着色膏体。
优选的,所述AF防指纹涂层上设置有PET透明保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可调节间距的支撑假块,一方面,支撑假块可以将指纹芯片固定在其间,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指纹芯片,另一方面,支撑假块可以弥补玻璃基板大于指纹芯片的周边接触面,防止玻璃基板外周悬空而发生裂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未经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8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户外太阳能发光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