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同轴发泡射频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8950.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芬;方礼富;卢加清;陈绍奎;孙伟伟;虞健;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02;H01B9/04;H01B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同轴 发泡 射频 同轴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射频电缆领域内的一种新型微同轴发泡射频同轴电缆,包括若干线芯,所述线芯的中心设置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周设置有分屏蔽层,所述分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内护套,所述线芯设置在成缆层内,所述成缆层的外周设置有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外护套,所述成缆层与线芯之间设置有抗拉芯;采用分屏蔽层和总屏蔽层双重屏蔽保护,使得电缆既不受外接信号干扰,而且内部线芯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扰,抗拉芯有效提高了电缆整体的抗拉强度,衰减小,特性阻抗稳定,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外部信号干扰,增加了传输距离,而且抗拉能力强,移动时不易断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信号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公告号为:CN 205828617 U,公告日期为2016.12.21的了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尤其是防雷射频同轴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由内向外逐层包裹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内护套、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屏蔽层接地。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预防雷电的影响,避免了对设备的损坏。但是,该电缆衰减大,特性阻抗不稳定,屏蔽效果差,电缆传输时容易发生信号外部干扰,减少电缆的传输距离。抗拉能力不强,移动时,导体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微同轴发泡射频同轴电缆,衰减小,特性阻抗稳定,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外部信号干扰,增加了传输距离,而且抗拉能力强,移动时不易断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同轴发泡射频同轴电缆,包括若干线芯,所述线芯的中心设置有导体,所述导体外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周设置有分屏蔽层,所述分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内护套,所述线芯设置在成缆层内,所述成缆层的外周设置有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外护套,所述成缆层与线芯之间设置有抗拉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分屏蔽层和总屏蔽层双重屏蔽保护,使得电缆既不受外接信号干扰,而且内部线芯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扰,抗拉芯有效提高了电缆整体的抗拉强度,衰减小,特性阻抗稳定,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外部信号干扰,增加了传输距离,而且抗拉能力强,移动时不易断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信号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的高密度聚乙烯内绝缘套设置在导体的外周,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绝缘套的外周设置有发泡聚乙烯中绝缘套,所述发泡聚乙烯中绝缘套的外周设置有高密度聚乙烯外绝缘套,采用三层共挤发泡聚乙烯绝缘,同心度达95%以上,保证电缆的衰减比实心绝缘的衰减小,重量轻,以此来保证电缆的特性阻抗不会出现较大的峰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屏蔽层包括铝箔层和内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铝箔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周,所述内镀锡铜丝编织层设置在铝箔层的外周;所述总屏蔽层包括外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成缆层为绕包金属铜带,采用线对铝箔+镀锡铜丝编织的双重屏蔽效果,编织密度达85%以上,确保外部的电磁干扰不影响电缆的信号传输,并且总成缆绕包采用金属铜带,保证了电缆高频和低频抗干扰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拉芯为多股相互绞合的抗拉芳纶丝,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电缆的抗拉强度,使得电缆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为为环保阻燃PVC材质,这样可以使得电缆的防火性能更好,污染更低,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护套,2总屏蔽层,3成缆层,4内护套,5抗拉芯,6分屏蔽层,7绝缘层,8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8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