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9605.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8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一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2 | 分类号: | F26B11/02;F26B21/00;F26B25/16;F26B25/00;F26B25/02;C11B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鱼化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混流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涉及油茶籽干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干燥罐,且在干燥罐的内下方通过驱动机构连接转动设置有用于储放油茶籽的容纳球,容纳球包括包裹连接于球形钢骨架外周上的球面状不锈钢筛网,同时在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向干燥罐中输送热风的供热设备,干燥罐的底部设置有收料盆,收料盆安放于底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脚踩踩踏板,利用摆动臂带动驱动臂转动,进而实现容纳球的转动,使得容纳球中的油茶籽处于不断翻滚过程中,油茶籽在翻滚的同时达到悬空状态并与热风充分接触,以实现对油茶籽的全面干燥,保证干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茶籽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
背景技术
山茶籽是油茶籽的别名,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被誉为“东方树”。山茶籽主要由水分、粗脂肪、淀粉、粗蛋白质、茶籽多糖、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皂素和粗纤维以及少量的鞣质组成,其中茶多酚、山茶苷和角鲨烯是其特征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衰老和预防肿瘤等功效。
在茶籽产地的农村等地区主要以土法压榨为主,制得的油脂含杂量较多,色泽较深,酸价和过氧化值等均较高,在提油前需要对油茶籽进行干燥,由于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集体,使用高机械化的干燥设备成本较大,并且后期的维护工作难以进行,而传统的干燥装置效果一般,影响后期油脂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干燥罐,且在干燥罐的内下方通过驱动机构连接转动设置有用于储放油茶籽的容纳球,容纳球包括包裹连接于球形钢骨架外周上的球面状不锈钢筛网,同时在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向干燥罐中输送热风的供热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球的顶部周面与底部周面均固定连通料管的一端,且料管的另一端螺纹旋上有管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罐的顶面一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罐盖,便于开合干燥罐进行实际操作,且干燥罐的底部一体成型为漏斗状并开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罐的底部设置有收料盆,收料盆安放于底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热设备为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热风机,且热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干燥罐内部连通,且干燥罐的下部周面两侧开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孔外部覆盖有防尘网,且防尘网固定连接于干燥罐的外周面的对应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上表面两侧中部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背向干燥罐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摆动臂一端,而摆动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驱动臂的一端,驱动臂的另一端倾斜朝上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件的一端,转动件的另一端通过套环转动套装于旋转柱的一端,而旋转柱的另一端自干燥罐周壁对应位置开设的孔并通过安装盘固定于容纳球上,同时两个摆动臂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弯折并相互延伸连接形成施力臂,施力臂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踩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等地区的小规模种植户使用,其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并且具有一定的省时省力的效果,具有节省经济效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一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一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9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