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9703.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东野广俊;张笑笑;吴广忠;李林;解培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B24B41/04;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倒角 磨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用于驱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进给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针对方棒磨削的磨头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倒角、磨弧工序作为独立工作单元,实现可与其他磨削机构随意组合,从而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工艺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磨削机构可对开方后不同规格硅方棒进行角及弧的磨削加工,扩大了设备的应用范围,另外该磨削机构可实现倒角工序与磨面工序同时进行,这样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棒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光伏行业中,为了去除硅棒加工过程的缺陷,减小废片率,需要在开方后、切片前对硅棒进行磨削加工,将开方后不同规格单晶、多晶硅方棒进行角、面一体抛光,将方锭打磨成待切片的标准规格,目前,市场上在用的磨床都是将硅棒的面和角分开加工,这种分开加工的方式存在着工位浪费、总加工时间长、产能低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用于驱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进给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针对方棒磨削的磨头体。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组件包括与支撑框架底部连接的固定座、用于导引固定座的进给导轨、用于驱动固定座移动的进给驱动,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于进给导轨上,所述进给导轨沿支撑框架移动方向设置。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驱动通过进给丝杠与固定座动力连接,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与进给丝杠配合的进给移动端,所述进给丝杠一端与进给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进给移动端与进给丝杠的配合实现移动。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进给导轨设置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进给丝杠两侧。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于设置磨头体的砂轮体壳、用于导引砂轮体壳升降的升降导轨、用于驱动砂轮体壳沿升降导轨移动的升降驱动,所述升降导轨竖直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所述砂轮体壳滑动连接于升降导轨上。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驱动通过升降丝杠与砂轮体壳动力连接,所述砂轮体壳对应侧设置有与进给丝杠配合的升降移动端,所述升降丝杠一端与升降驱动连接,所述砂轮体壳通过升降移动端与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升降。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升降驱动固设于支撑框架的顶部,升降丝杠竖直设置,升降丝杠顶端与升降驱动连接,所述升降导轨设置有两条,且平行设置在升降丝杠两侧。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磨头体包括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主轴、设置于主轴端部的砂轮,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砂轮体壳上并通过主轴驱动砂轮转动。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砂轮体壳上对应主轴设置有主轴连接孔,所述主轴活动连接于主轴连接孔内。
所述的用于方棒倒角、磨弧的磨削机构,其中,所述主轴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主轴下端与砂轮连接,主轴上端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9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线材打包头的剪切刃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下肢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