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1285.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红;王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东乡区智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薛端石 |
地址: | 331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线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转轴传动联接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上夹紧块、下夹紧块、连接板和弹簧,上夹紧块呈平板结构,上夹紧块的前端设有上夹紧头,上夹紧头的底部设有上夹紧槽,下夹紧块呈柱形结构,下夹紧块的身部向前端延伸设有铣平面,铣平面一侧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上夹紧块铰接,弹簧安装在上夹紧块与铣平面之间且靠近夹紧头,下夹紧块的前端设有与上夹紧槽匹配的下夹紧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夹紧槽配合夹住端子外壳,线缆无需直接装夹,不会损伤线缆内部的线芯,线缆扭编好后不易分散,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扭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性连接电子装置的线缆均由绝缘层内包覆若干金属芯线组成,在线缆连接其它电子装置时,首先需对线缆端部的绝缘层进行去皮,而后再对裸露的金属芯线进行整理,使之扭紧成为一股,以便与电子装置的端子连接。以往对电线剥皮后的金属芯线加以扭编的作业是依赖作业员手工捻线,但手工捻线作业效率低,作业员易于疲劳,扭编品质参差不齐,费时费力,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此外,扭好的线缆再与端子连接,线缆容易分散,为此,如能将线缆的一端先装上端子再进行扭线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扭线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扭线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转轴传动联接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上夹紧块、下夹紧块、连接板和弹簧,所述上夹紧块呈平板结构,上夹紧块的前端设有上夹紧头,上夹紧头的底部设有上夹紧槽,
所述下夹紧块呈柱形结构,下夹紧块的身部向前端延伸设有铣平面,所述铣平面一侧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上夹紧块铰接,弹簧安装在上夹紧块与铣平面之间且靠近上夹紧头,所述下夹紧块的前端设有与上夹紧槽匹配的下夹紧槽,上夹紧槽与下夹紧槽共同形成端子外壳的夹紧工位。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有面板,面板上嵌有设置所述电机旋转圈数的控制模块和用于显示所述夹紧装置旋转圈数的显示模块。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四周设有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扭编品质佳,通过上、下夹紧槽配合夹住端子外壳,线缆无需直接装夹,不会损伤线缆内部的线芯,线缆扭编好后不易分散,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中电机与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装好端子外壳的线缆示意图;
图中:箱体1,夹紧装置2,面板3,电机4,散热孔5,行走轮6,端子外壳7,上夹紧块21,下夹紧块22,控制模块31,显示模块32,上夹紧头210,上夹紧槽211,铣平面220,下夹紧槽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所示的一种扭线机,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机4以及与所述电机4的转轴传动联接的夹紧装置2,夹紧装置2包括上夹紧块21、下夹紧块22、连接板23和弹簧24,所述上夹紧块21呈平板结构,上夹紧块21的前端设有上夹紧头210,上夹紧头210的底部设有上夹紧槽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东乡区智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市东乡区智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侧排汽的排汽缸
- 下一篇:装修瓷砖美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