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1542.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季宝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恒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悬置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包括曲形支撑架、曲形固定架、曲形下托架、自锁螺母、锁紧垫片、滑轨、螺纹柱、顶帽、缓冲垫块、滑杆、第一移动杆、第一转动螺栓、第一连接转动杆、第二连接转动杆、第二转动螺栓、压缩弹簧、弹簧固定卡扣、第三转动螺栓、第二移动杆、滑块和滑道,所述曲形支撑架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曲形固定架,所述曲形支撑架顶部中心处粘接有缓冲垫块,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器底部通过螺纹柱与曲形下托架固定,曲形下托架为W形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当外界挤压或撞击散热器时,压缩弹簧提供弹力缓冲撞击力,避免散热器与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受到撞击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汽车散热器主要有两种:铝质和铜制,前者用于一般乘用车,后者用于大型商用车;传统散热器采用悬置下托架固定,一般散热器悬置下托架为长条形,不能有效的散热,同时传统散热器悬置下托架没有保护装置,外界撞击极易造成散热器悬置下托架与散热器受到撞击损坏,降低散热器悬置下托架与散热器使用寿命,不利于用户使用;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器悬置下托架,包括曲形支撑架、曲形固定架、曲形下托架、自锁螺母、锁紧垫片、滑轨、螺纹柱、顶帽、缓冲垫块、滑杆、第一移动杆、第一转动螺栓、第一连接转动杆、第二连接转动杆、第二转动螺栓、压缩弹簧、弹簧固定卡扣、第三转动螺栓、第二移动杆、滑块和滑道,所述曲形支撑架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曲形固定架,所述曲形支撑架顶部中心处粘接有缓冲垫块,且缓冲垫块位于曲形固定架中心处底部,所述曲形固定架顶部两端均焊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部套接有曲形下托架,且曲形下托架位于曲形固定架顶部,所述螺纹柱顶部套接有锁紧垫片,所述螺纹柱顶部套接有自锁螺母,且自锁螺母与锁紧垫片位于曲形下托架顶部,所述螺纹柱顶部焊接有顶帽,且顶帽位于自锁螺母顶部,所述曲形固定架与曲形下托架中心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转动杆,所述曲形固定架与曲形下托架中心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转动杆,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中心处套接有第二转动螺栓,且第二转动螺栓与第二连接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顶部套接有第一转动螺栓,且第一转动螺栓与第一移动杆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底部套接有第三转动螺栓,且第三转动螺栓与第二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中心处焊接有若干个弹簧固定卡扣,且弹簧固定卡扣一端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移动杆顶部与第二移动杆底部均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焊接有滑块,所述曲形固定架底部与曲形下托架顶部均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中心处开设有滑道,且滑道套接在滑块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曲形支撑架底部粘接有防滑垫,且曲形支撑架外侧套接有防尘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曲形下托架两端均开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套接在螺纹柱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垫片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套接在螺纹柱中心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固定卡扣一端设置有弹簧槽,且弹簧槽套接在压缩弹簧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器底部通过螺纹柱与曲形下托架固定,曲形下托架为W形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当外界挤压或撞击散热器时,散热器挤压曲形下托架,曲形下托架挤压第一连接转动杆与第二连接转动杆使其相对角度增大带动压缩弹簧拉伸,压缩弹簧提供弹力缓冲撞击力,避免散热器与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受到撞击损坏,保护散热器与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延长该散热器悬置下托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恒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恒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前下防护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皮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