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3011.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2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蒋韵杰;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韵杰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罗仲辉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茶壶,涉及茶壶技术领域,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侧壁连通有壶嘴,所述壶嘴倾斜设置,所述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装置,两个连接装置之间设有壶盖,所述壶盖塞在壶体的上端口,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一壶盖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部卡有壶柄。本实用新型,采用转筒在连接座内部转动,借助两个转筒在“U”形壶柄的两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壶柄固定在壶体的表面,当不使用壶柄时仅需要转动转筒从而将壶柄进行拆卸,解决了梁链与壶体之间是转动容易产生梁链撞击壶体从而造成壶体损伤,梁链是和壶体一体增加了壶体的高度,从而使壶体中心上移容易倾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茶壶。
背景技术
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差别,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200种。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
现使用梁链茶壶分为两种,一种梁链与壶体之间是转动的,另一种梁链是和壶体一体的,梁链与壶体之间是转动容易产生梁链撞击壶体从而造成壶体损伤,梁链是和壶体一体增加了壶体的高度,从而使壶体中心上移容易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茶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侧壁连通有壶嘴,所述壶嘴倾斜设置,所述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装置,两个连接装置之间设有壶盖,所述壶盖塞在壶体的上端口,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一壶盖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部卡有壶柄。
优选的,所述壶柄为“U”字形结构,且壶柄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壶柄借助螺纹槽和转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壶体和壶嘴连接的部位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卡在壶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塞环,所述塞环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塞环的表面和壶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壶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茶桶装置,所述茶桶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卡有滤筒,所述滤筒的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孔洞。
优选的,所述滤筒远离安装座一端表面卡在壶体的壶口内部,滤筒和壶体壶口二者之间卡有壶盖。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筒在连接座内部转动,借助两个转筒在“U”形壶柄的两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壶柄固定在壶体的表面,当不使用壶柄时仅需要转动转筒从而将壶柄进行拆卸,解决了梁链与壶体之间是转动容易产生梁链撞击壶体从而造成壶体损伤,梁链是和壶体一体增加了壶体的高度,从而使壶体中心上移容易倾倒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材料均为陶瓷制成的茶壶具有保留茶原味的优点,利用塞环将滤网卡在壶嘴和壶体连接部位,从而避免大颗粒物体从壶嘴流出,通过拆卸螺纹连接在壶体内部的塞环达到方便清洗滤网的效果,通过将茶叶放在滤筒内部,通过拆卸卡在安装座内部达到滤筒避免茶叶在茶壶内部难以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茶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茶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茶壶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韵杰,未经蒋韵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3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住宅智能投递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杆件的定位锁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