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墙板收口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4103.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豪;周东珊;武鹏;王金霞;安海洋;俞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墙板 收口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墙板收口模块,包括第一弯折板、隔墙板和第二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包括用于与顶墙部贴合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的第一面板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第二弯折板包括用于与顶墙部贴合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隔墙板的第二面板连接,第二支撑板朝向远离隔墙板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对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隔墙板可以从正面横推进行固定,无需在隔墙板侧面预留安装空间,不妨碍其他部件的安装,可节省安装时间,提高整体装修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灵活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墙板收口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隔墙板的安装方法是:先在屋顶和地面上各安装一个U型龙骨,然后将隔墙板从侧面推入U型龙骨内,从而实现隔墙板的安装。这种安装方法,隔墙板需要从U型龙骨的侧面推入,需要在隔墙板侧面预留较大的安装空间,容易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导致整体装修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墙板收口模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墙板收口模块,包括:第一弯折板、隔墙板和第二弯折板;
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与顶墙部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的第一面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
所述第二弯折板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与顶墙部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的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远离所述隔墙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隔墙板的第二面板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弯折板与顶墙部连接。
进一步地,隔墙板收口模块还包括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三弯折板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用于与地面部贴合,且支撑所述隔墙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的第一面板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隔墙板收口模块还包括第四弯折板,所述第四弯折板包括第四支撑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支撑板用于与地面部贴合,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的第二面板贴合连接;第四支撑板朝向远离所述隔墙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弯折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隔墙板的第二面板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弯折板与地面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隔墙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同侧。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二弯折板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第四弯折板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二弯折板的间距与相邻所述第四弯折板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所述顶墙部均通过钢钉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与所述地面部均通过钢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与所述隔墙板均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墙板收口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弯折板、隔墙板和第二弯折板,第一弯折板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将隔墙板与顶墙部连接,第二弯折板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板也将隔墙板与顶墙部连接,隔墙板夹持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隔墙板可以从正面横推进行固定,无需在隔墙板侧面预留安装空间,不妨碍其他部件的安装,可节省安装时间,提高整体装修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灵活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4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罐胶囊
- 下一篇:鱼骨型SAGD水平井扩容快速启动和储层改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