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更换LED灯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4515.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江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达信(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4 | 分类号: | F21V19/04;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更换 led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LED灯板技术领域一种快速更换LED灯板的装置,包括固定灯座,所述固定灯座的底部设置有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内腔中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固定灯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灯架,所述固定灯架的顶部设置有对接凸槽,所述对接凹槽与对接凸槽相互对接,所述对接凸槽与对接凹槽的左右两端外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再通过限位机构将对接凹槽与对接凸槽进行快速固定,使得装置的整体拆卸更加方便,LED灯板设置于固定灯架内腔,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方便操作,电源连接处设置于内腔,可以避免操作时误触触电,提高安全性,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更换LED灯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LED,又称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随着科学技术发展,LED电灯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LED电灯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LED电灯吸顶灯更是成为房间照明的主要灯具。
现有的LED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损坏需要跟换,但是LED灯安装的位置较高,难以操作,并且容易误触电源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拆卸安装过程较为麻烦,难以进行操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快速更换LED灯板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LED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损坏需要跟换,但是LED灯安装的位置较高,难以操作,并且容易误触电源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拆卸安装过程较为麻烦,难以进行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更换LED灯板的装置,包括固定灯座,所述固定灯座的底部设置有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内腔中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固定灯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灯架,所述固定灯架的顶部设置有对接凸槽,所述对接凹槽与对接凸槽相互对接,所述对接凸槽与对接凹槽的左右两端外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内腔和固定灯架的内腔设置有导线,所述固定灯架的左右两端侧壁均设置有握柄,所述固定灯架的下端内腔水平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固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内腔下端设置有金属插槽,所述金属插槽与电源线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内腔上端设置有金属插座,所述金属插座与导线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LED灯板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的上端与导线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杆和握杆,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垂直设置有两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设置于对接凹槽和对接凸槽,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设置有握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两侧的限位机构抽取出来,使得对接凹槽与对接凸槽相互分离,将固定灯架整体拆卸下,通过拆卸固定螺钉,将坏损的LED灯板进行更换,接触杆的上端与导线相互接触,手持两侧的握柄将对接凸槽与对接凹槽进行对接,使得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对接连通,LED灯板通电,再通过限位机构将对接凹槽与对接凸槽进行快速固定,使得装置的整体拆卸更加方便,LED灯板设置于固定灯架内腔,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方便操作,电源连接处设置于内腔,可以避免操作时误触触电,提高安全性,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达信(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达信(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4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