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5545.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赞社;顾兆林;刘宗宽;阎红兵;冯亚哲;张连栋;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F24F11/64;F24F11/84;F24F11/74;F24F11/89;F25B41/04;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76;F24F110/6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防爆 空间 环境参数 测量 调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控装置,包括空气的引出循环测量装置和空气的室外调控装置。在封闭防爆空间在对角设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送入口;空气的引出循环测量装置中设置有温度、湿度、含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传感器;空气的室外调控装置中设置有蜂窝型转轮空气参数调节与控制系统,并设有蜂窝型转轮的再生流程;同时,在封闭防爆空间的空气进出口管道中,设置有绝缘防静电模块。通过空气参数的室外循环测量装置和空气参数的室外调控装置,实现封闭防爆空间环境参数的安全测量和调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建筑的环境参数测量和调节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建筑应用场合,某些建筑空间需要严格密闭和防爆,但也需要严格监控密闭防爆空间的空气环境参数,并及时做出参数调节,以达到建筑空间的特殊要求。同时,由于密闭和防爆要求,任何能够引起静电的物品、强电、弱电设备仪器元件等都不能出现在密闭防爆空间,也要尽量减少人员的进出频次,以减小密闭防爆空间的潜在风险。因此,传统的空气环境参数测量与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难以实现密闭防爆空间的特殊要求。
因此,在这种特定的应用场合与严苛的环境要求下,如何实现空气环境参数的无源测量,真实反映密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并及时进行安全的参数调节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中,针对密闭空间的环境参数的空气调节技术中,如专利《用于控制封闭空间的环境温度的一体环境控制系统和方法》(CN201210593012);专利《封闭空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CN201310299703);专利《封闭空间的空气调节系统》(CN201320425218);专利《封闭空间的空气调节装置》(CN201320425220);专利《封闭空间用新风系统》(CN201620508667);专利《封闭空间内气体的净化装置及方法》(CN201611268276);专利《封闭空间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方法》(CN201710850111);专利《封闭空间环境控制系统》(CN201810402271)等虽然都涉及到封闭空间各种各样的空气调节措施,但其技术细节中都将传感器或者部分仪器设备、电子元件放置在密闭空间内,并不符合密闭防爆的严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根据以上背景技术和特定应用场合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在严格遵守密闭防爆空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将密闭防爆空间的空气引出进行循环测量和调节控制的装置,辅以必要的绝热保温和绝缘防静电措施,实现密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测量和调节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防爆空间的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控装置,包括封闭防爆空间、循环空气参数测量装置和空气调节控制装置;
所述封闭防爆空间外侧并联连通循环空气参数测量装置和空气调节控制装置,空气调节控制装置与室外空气连通;
所述循环空气参数测量装置,通过循环管道连通有空气参数测量装置,空气参数测量装置内部设传感器;
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装置,通过循环管道连通有空气调节控制装置,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内部被蜂窝型转轮分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空气处理区域和空气再生区域;
所述循环空气参数测量装置和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共同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引入至封闭防爆空间内的空气送入口和空气吸入口。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道引入有空气送入口和空气吸入口引入端口处分别设有空气密封和绝缘除静电模块;且空气送入口和空气吸入口对角设置,末端端口为喇叭口型。
进一步,用于连接空气吸入口至空气送入口的循环管道和接头采用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丁烯或聚乙烯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5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
- 下一篇:一种液晶屏表面覆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