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侧梯形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5633.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沈仲文;沈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优耐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1/68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43242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侧 梯形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侧梯形楼板,其包括混凝土主体和布设在混凝土主体内的预埋筋,其中,所述混凝土主体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坡面段和立面段,所述坡面段两侧与顶面形成两对称的坡面,所述立面段两侧形成与底面垂直的立面;所述预埋筋包括上层预埋筋和下层预埋筋,上层预埋筋和下层预埋筋均布设在所述混凝土主体的坡面段内,预埋筋两端自所述坡面伸出所述混凝土主体两侧,并延伸至所述立面以外。本内侧梯形楼板通过预埋筋的双层布局,及预埋筋结构搭配,增强楼板整体承重性能;通过接缝处坡面设计,使其能够与相邻楼板间形成可陷入浇盖混凝土的三角形槽口,令层面整体强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侧梯形楼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施工技术提高,国家和地方装配式政策的推动以及装配式评价标准的发行,装配式楼板属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指标之一。现有的装配式楼板一般由矩形混凝土主体和预埋在混凝土主体中的钢筋构成,施工时,在楼板铺设完成之后,于楼板上层浇盖保护层混凝土,从而形成叠合楼盖层面,这种楼板存在以下缺陷:(1)楼板依靠单向钢筋承重,容易在钢筋排布间隔处断裂;(2)楼板接缝处强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装配式楼板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过钢筋布设增强楼板整体承重性能,且通过接缝处内陷浇盖混凝土使层面整体强度提高的内侧梯形楼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内侧梯形楼板包括混凝土主体和布设在混凝土主体内的预埋筋,其中,所述混凝土主体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坡面段和立面段,所述坡面段两侧与顶面形成两对称的坡面,所述立面段两侧形成与底面垂直的立面;所述预埋筋包括上层预埋筋和下层预埋筋,上层预埋筋和下层预埋筋均布设在所述混凝土主体的坡面段内,预埋筋两端自所述坡面伸出所述混凝土主体两侧,并延伸至所述立面以外。双层预埋筋增强了楼板整体承重性能;接缝处立面段用于相邻楼板拼合,并于上方坡面段形成可内陷浇盖混凝土三角形槽口,陷入的浇盖混凝土配合外露钢筋补位,使层面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
为与两侧相邻楼板搭接,所述混凝土主体的顶面的四角处开有拼装孔。
具体的,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面的宽度为700mm,底面的宽度为900mm,长、高的尺寸为4190×120mm;所述坡面段的厚度为90mm;所述立面段的厚度为30mm;所述拼装孔的孔径为15mm,拼装孔与混凝土主体顶面边沿的距离分别为80mm、100mm。
具体的,所述上层预埋筋与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面的距离为20mm,所述下层预埋筋与所述混凝土主体顶面的距离为70mm,预埋筋外端与立面的垂直距离为20mm。
作为一种便于制造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预埋筋和下层预埋筋均为直筋。
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楼板更佳承重性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预埋筋为”X”型筋,所述下层预埋筋为直筋。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预埋筋与下层预埋筋之间设有斜拉筋。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筋一端焊连在上层预埋筋”X”型筋各交叉臂的中点处,另一端焊连在对应下层预埋筋直筋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侧梯形楼板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预埋筋的双层布局,及预埋筋结构搭配,增强楼板整体承重性能;
(2)通过接缝处坡面设计,使其能够与相邻楼板间形成可陷入浇盖混凝土的三角形槽口,令层面整体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内侧梯形楼板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内侧梯形楼板实施方式1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内侧梯形楼板实施方式1的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优耐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优耐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5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