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5665.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3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阳;熊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感器 组件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弧形贴面,所述弧形贴面与可穿戴设备上的零部件表面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在传感器组件装配时,先将缓冲材料置于弧面治具中,然后取柔性薄膜传感器贴在缓冲材料层上,组成一个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的弧面与最终要贴合的可穿戴设备的零部件弧面一致,从而解决传感器组件内部应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辅助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柔性薄膜传感器应用在可穿戴产品领域中,其贴合附着的零部件面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一般是弧面,同时为保证舒适性。如图4所示,目前的装配方式是:柔性薄膜传感器30首先直接贴合在比较软的缓冲材料层(如泡棉,硅胶等)20上作为一个传感器组件,然后再一起贴合在可穿戴设备40的零部件表面。
但是,这种直接装配方式导致的存在明显缺陷:传感器组件是平面的,贴合在弧面的零部件表面后,因为缓冲材料层是通过背胶与零部件表面贴合,造成柔性薄膜传感器按照弧面弯曲后内部有应力产生,导致柔性薄膜传感器在还没有开始工作时,原始基准值就已经偏高,造成后续的测量数据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用于解决现有传感器组件贴合弧面时产生较大内部应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弧形贴面,所述弧形贴面与可穿戴设备上的零部件表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贴面通过凸起部或者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弧形贴面是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或者所述凹型部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贴面是一凹陷部的底面,对应所述弧形贴面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工件的侧镂空位。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贴面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弧形贴面的前侧。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弧形贴面的正前向设置有前镂空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弧形贴面,每一所述弧形贴面与可穿戴设备上的零部件表面形状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在传感器组件装配时,先将缓冲材料置于弧面治具中,然后取柔性薄膜传感器贴在缓冲材料层上,组成一个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的弧面与最终要贴合的可穿戴设备的零部件弧面一致,从而解决传感器组件内部应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弧面贴合治具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传感器组件弧形贴合方式示意图;
图中,10-弧面贴合治具,11-底座,12-弧形贴面,13-侧镂空位,14-定位柱,15-前镂空位;20-缓冲材料层,30-柔性薄膜传感器,40-可穿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5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波纹管材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板生产用成型及表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