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7143.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体 高效 丝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内的丝网除雾体,所述丝网除雾体为一端开口的桶形结构,其开口朝向风道入口;所述桶形结构的侧壁为夹槽结构,夹槽内设置丝网层,夹槽壁上设置过风孔;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处设置一圈与风道连接的入口风挡板,用于保证入口气体全部进入桶形结构。本发明通过增大夹带液滴气体与丝网除雾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气体通过丝网除雾层的速度,通过增加丝网除雾层厚度、高度,提高了雾滴的去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除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用液体吸收气体,并将气体中特定组分分离出来是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然而经过液体吸收的气体中往往夹带有大量的液体雾滴,这些液体雾滴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到后续工艺、损毁设备,另一方面直接排放容易产生白色烟雾。因此,经液体吸收后的气体一般必须经过除雾后方可进入后续流程。现有除雾装置除雾效果较差,经常有液滴夹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高效去除气体夹带液滴的丝网除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内的丝网除雾体,所述丝网除雾体为一端开口的桶形结构,其开口朝向风道入口;所述桶形结构的侧壁为夹槽结构,夹槽内设置丝网层,夹槽壁上设置过风孔;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处设置一圈与风道连接的入口风挡板,保证入口气体全部进入桶形结构。
所述风道为圆柱形。
所述丝网除雾体为圆桶。
所述丝网除雾体由两层支撑板和出风板组成,其中两层支撑板形成具有夹槽结构的桶壁,出风板形成桶底。
所述丝网除雾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丝网除雾体的桶体与风道平行设置。
所述丝网除雾体的桶体与风道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丝网层采用不锈钢金属丝网。
所述入口风挡板与桶形结构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入口风挡板倾斜设置,入口风挡板的外侧连接风道入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通过增大夹带液滴气体与丝网除雾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气体通过丝网除雾层的速度,通过增加丝网除雾层厚度、高度,提高了雾滴的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
如图1所示,用于气体除雾的高效丝网除雾装置,包括风道1以及设置在风道1内的丝网除雾体,所述丝网除雾体为一端开口的桶形结构,其开口朝向风道1入口;所述桶形结构的侧壁为夹槽结构,夹槽内设置丝网层4,夹槽壁上设置过风孔;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处设置一圈与风道1连接的入口风挡板,保证入口气体全部进入桶形结构。气体经风道1进入丝网除雾体的桶体内,从桶内壁的过风孔进入,经丝网层4除雾后,从桶外壁的过风孔排出。本发明通过增大夹带液滴气体与丝网除雾器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了气体通过丝网除雾器的速度,实现高效除雾的目的。
关于结构形式,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1采用圆柱形结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网除雾体设计为圆桶。也可以将风道1和/或丝网除雾体替换为其他的结构形式,但是采用圆柱形结构,在最大化通风体积的同时,节省了装置的用料。还有一些实施例中,设计风道1和丝网除雾体的桶体平行。一些实施例,更进一步的,设计丝网除雾体的桶体与风道的中轴线重合,这都保证了气体流通的顺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7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