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粉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7795.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柴光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轩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粉尘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所述上层主体与下层主体砌合设置,所述上层主体设置有抽风机和溶液罐,所述抽风机进气管连接外部,所述抽风机出气管贯穿所述上层主体,所述溶液罐设置有出液管贯穿所述上层主体,所述出气管在上层主体下表面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环形管设置水雾喷头,所述下层主体内部设置过滤单元,所述下层主体下部设置溶液腔,所述溶液腔内设置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进水口设置在溶液腔内,所述排水泵出水口设置有回流管连通所述上层主体的溶液罐。通过将石墨电极粉尘吸入下层主体,进行过滤,将液体分离并且循环使用,之后将下层主体内的石墨电极粉尘统一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为:石墨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粉尘四处飞扬的情况,石墨的粉尘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多为通过管路进行粉尘收集,然后将粉尘吸入水中然后将废水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对水量要求较大,且需要经常更换水槽,为了环保及生产效率考虑,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进行粉尘收集并且将固液分离,单独对石墨粉尘进行处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电极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所述上层主体与下层主体砌合设置,所述上层主体设置有抽风机和溶液罐,所述抽风机进气管连接外部,所述抽风机出气管贯穿所述上层主体,所述溶液罐设置有出液管贯穿所述上层主体,所述出气管在上层主体下表面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环形管设置水雾喷头,所述下层主体内部设置过滤单元,所述下层主体下部设置溶液腔,所述溶液腔内设置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进水口设置在溶液腔内,所述排水泵出水口设置有回流管连通所述上层主体的溶液罐。
优选的,所述水雾喷头沿环形管周向设置4个且间隔相同。
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密封上盖,所述密封上盖连接有过滤棒,所述过滤棒为中空杆,且设置多个贯通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棒外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外围包裹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封装过滤棒且通过支撑弹簧支撑,所述过滤网在与密封盖和过滤棒封装处设置密封连接件,所述过滤棒尾部设置螺杆结构,所述螺杆结构连接所述下层主体,所述螺杆结构到所述过滤棒间设置有加长杆。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溶液罐的方式为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在所述下层主体内部设置并排多个。
优选的,所述上层主体与下层主体在砌合位置处设置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过滤单元将抽风机的进气管吸入的石墨电极粉尘和用于加湿凝固的废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回流管回流继续使用,而收集的粉尘则需要积累一定的体积之后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过滤单元可以进行清洗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上层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下层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进气管,2、抽风机,3、出气管,4、上层主体,5、溶液罐,6出液管,7、环形管,8、水雾喷头,9、下层主体,10、过滤单元,11、溶液腔,12、排水泵,13、回流管,101、密封上盖,102、密封连接件,103、过滤棒,104、过滤孔,105、支撑弹簧,106、过滤网,107、加长杆,108、螺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轩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轩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7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底座
- 下一篇:一种建筑公路施工用钢筋截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