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临床优化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467.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临床 优化 装置 | ||
一种眼科临床优化给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给药装置装置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并且医生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眼部换药的时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有旋钮,盒体内设有可随旋钮转动的圆盘,圆盘的下端面外缘处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左右对称排布,所述盒体下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前后对称排布,每个滑块的上端都和连杆的外侧下端相铰接,每个滑块的上端都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的右侧都设有可拆卸的环扣,旋钮转动形成两个环扣同时向外侧移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眼科临床优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以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易于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目前在对眼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经常用到的治疗方式就是滴眼药水,然而很多患者对于简单的滴眼药水的操作确实做得不够好,甚至心里会有抵触害怕的心理,不会进行正确治疗操作,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将眼药水滴在下眼睑上,而将眼睑分开的过程是很困难的,通常需要把眼睑通过机械手段撑开以暴露眼球便于手术的进行,现有技术的器械结构单一,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一般的开睑器通过环扣紧扣内眼睑然后将其撑开,医生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眼部换药的时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临床优化给药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给药装置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并且医生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眼部换药的时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有旋钮,盒体内设有可随旋钮转动的圆盘,圆盘的下端面外缘处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左右对称排布;
所述盒体下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前后对称排布,每个滑块的上端都和连杆的外侧下端相铰接,每个滑块的上端都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的右侧都设有可拆卸的环扣,旋钮转动形成两个环扣同时向外侧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钮下方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转动连接于盒体的下底面,蜗杆的后侧啮合有蜗轮,蜗轮转动连接于盒体的左侧壁,蜗轮的右侧同轴固接有小锥齿轮,小锥齿轮的右侧啮合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和下方的圆盘同轴固接。
优选的,所述L型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和环扣滑动连接,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纹环。
优选的,所述盒体左侧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眼科临床给药装置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并且医生在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眼部换药的时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后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钮和圆盘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和连杆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和螺纹管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A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1-盒体、2-旋钮、3-弹力带、4-环扣、5-蜗杆、6-蜗轮、7-小锥齿轮、8-大锥齿轮、9-圆盘、10-连杆、11-L型连接杆、12-滑块、13-滑槽、14-螺纹管、15-螺纹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