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625.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程秀琴;简永;潘侥;叶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娜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输氧 | ||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包括管体、连接头和安装座;管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气嘴连接,气嘴与气源连接;安装座内部中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均插入安装座内部;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朝向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插入第一连接管内部,且密封塞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滑动板朝向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插入第二连接管内;活动座的外周上设置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中患者呼出的带有病菌的气体无法进入第一连接管中,因此病毒细菌不会从气嘴倒流入湿化瓶中,湿化瓶无需频繁的消毒灭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
背景技术
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
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输氧效果也不同。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氧气吸收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显著;凡因循环功能不全或贫血引起氧运输障碍者,输氧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氧问题;输氧管是输氧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输氧管大多为一次性用品,而输氧装置中湿化瓶需要循环多次使用,患者所携带的病毒病菌污染湿气瓶,每次使用过后都需要对湿气瓶进行消毒清洗,十分麻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输氧管大多为一次性用品,而输氧装置中湿化瓶需要循环多次使用,患者所携带的病毒病菌污染湿气瓶,每次使用过后都需要对湿气瓶进行消毒清洗,十分麻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本实用新型中患者呼出的带有病菌的气体无法进入第一连接管中,因此病毒细菌不会从气嘴倒流入湿化瓶中,湿化瓶无需频繁的消毒灭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包括管体、连接头和安装座;
管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气嘴连接,气嘴与气源连接;连接头上设置有密封口,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朝向连接头连接的方向上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与连接头的内壁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安装座内部中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均插入安装座内部;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沿着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板朝向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插入第一连接管内部,且密封塞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气孔;密封塞的中部设置有气道,气道与气孔导通连接;滑动板朝向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插入第二连接管内,并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板上设置有出气通道;第二连接管的外周上设置有圆环形的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安装座内部,且连接板与滑动板平行;活动座的外周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弹性件沿着活动座滑动的方向伸缩。
优选的,气嘴上设置有第一磁片,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磁片,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磁性连接。
优选的,气嘴上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插入密封口内部。
优选的,导气管上设置有限位器,限位器呈半球状;且限位器为弹性部件;限位器与管体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密封口为橡胶密封件。
优选的,氧气沿着第一连接管朝向第二连接管方向流动。
优选的,安装座的为圆柱状,安装座的直径为管体直径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娜,未经张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