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扭矩的扭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0122.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钢;周鹏;叶坤;郑前进;吴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4 | 分类号: | F16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扭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扭矩的扭簧,涉及弹簧技术领域,解决某些场合下需求不同扭矩而需完全拆换机构的问题。其包括有簧体以及簧体两端的扭臂,所述扭臂上具有至少两个折弯的搭接部以及连接部,相邻两个搭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至少两个搭接部可供外部器件选择其中一个搭接,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扭力或扭矩,无需完全拆换,以适用于不同场合下对扭矩的要求,折弯形状的搭接部限位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扭矩的扭簧。
背景技术
扭簧(扭转弹簧)设计原理较为复杂,具有较多的形式。较为普遍使用的扭簧的结构一般包括柱状弹簧结构的簧体和用于承力的两个末端;簧体各圈或是紧密围绕或是分开围绕,能适任扭转力矩所产生的负荷,该扭转力矩的方向一般与弹簧轴线成直角;为了能够与扭转力矩施加的部件相配合,扭簧的两个末端可绕成钩状或直扭转臂。现有技术中,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位于簧体的两端,再形成一种大小的扭矩,扭簧在使用过程中,扭臂与外部器件搭接而受压,搭接位置通常位于扭簧末端绕成钩状的位置上,扭簧则始终以一种扭矩的方式应用于所在场合中,在某些场合下需要更换不同扭矩的扭簧才能满足需求,然而扭簧往往位于机构的中心位置上,完全拆换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扭矩的扭簧,解决某些场合下需求不同扭矩而需完全拆换机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簧体以及簧体两端的扭臂,所述扭臂上具有至少两个折弯的搭接部以及连接部,相邻两个搭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个搭接部可供外部器件选择其中一个搭接,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扭力或扭矩,无需完全拆换,以适用于不同场合下对扭矩的要求,折弯形状的搭接部限位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连接部为直线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提供了直线形扭臂的接触方式,无需限位的外部器件也可搭接在连接部上,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搭接部为两个,且均位于簧体其中一端的扭臂上。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搭接部中的其中一个搭接部位于扭臂的末端,另一个搭接部位于扭臂靠近簧体的初始端。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两个搭接部扭矩大小相差较大,以扩大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搭接部向扭簧受压方向折弯。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便于搭接部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2、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簧体1,扭臂2,搭接部21,连接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可调扭矩的扭簧,实施例1:扭簧为双簧体扭簧,包括有两个簧体1以及簧体1两端的连接扭臂以及外侧扭臂,外侧扭臂2上具有至少两个折弯的搭接部21以及连接部22,相邻两个搭接部21通过连接部22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2:扭簧为单簧体扭簧,包括有簧体1以及簧体1两端的扭臂2,其中一端或者两端的扭臂2上具有至少两个折弯的搭接部21以及连接部22,相邻两个搭接部21通过连接部22连接。
连接部22为直线状,直线形的连接部22也可用于搭接外部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0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倒流截止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国贸货运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