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及天线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0253.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漆一宏;于伟;郑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06 | 分类号: | H01Q9/06;H01Q9/26;H01Q1/48;H01Q1/50;H01Q23/00;H01P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极化 全向天线 天线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及天线测试系统,其中,天线包括:电流巴伦结构和多个折叠偶极子,多个折叠偶极子构成电压巴伦结构,馈电层与同轴线的天线本体的内芯线相连,接地层与同轴线的天线本体的屏蔽层相连,以通过电流巴伦结构和电压巴伦结构共同扼制折叠偶极子上的电流流到同轴线外皮上,以对多种探头天线进行校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通过电压巴伦和电流巴伦的双巴伦形式来抑制共模电流,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利用折叠偶极子构成的电压巴伦结构可以达到15‑20%的带宽,具有宽带宽、尺寸小的优点,全向性很好,并且还能在18%‑20%的宽带宽内同时实现全向性好和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这两点性能,简单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及天线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CTIA标准对用于多探头天线测量暗室的校准天线提出了全向性能的指标要求:不圆度小于0.2dB。
已有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也称为loop天线)如图1所示,利用多个辐射单元组合的方式来实现水平极化的高全向性,但是由于线缆外表皮上的电流会破坏天线自身平衡的电流,使得天线的方向图发生畸变,但是无法保证天线的不圆度小于0.2dB。因此这种类型的loop天线在使用时,必须在线缆上套满铁氧体磁环来减小线缆上电流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但是,这种线缆上套铁氧体磁环对线缆上电流的抑制只在2GHz以下的低频有较好的效果,而校准天线的使用频段覆盖0.6-6GHz。同时,由于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不确定的损耗,将它使用在校准天线上会导致最后校准结果出现不确定性的偏差。
另一种抑制同轴线缆上电流的方法是给天线加一个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也叫巴伦结构),如图2所示的loop天线。这种结构的loop天线虽然能在不套铁氧体磁环的情况下维持天线的方向图基本不变形,但是由于这种巴伦结构的扼流效果与天线的波长相关,因此它的扼流带宽非常窄,通常只有5%的带宽,并且它的尺寸较大,天线的尺寸如果过大会一方面使得它的相位中心发生偏移,另一方面会使得天线的全向性能变差。这种类型的loop天线只能在窄带内实现0.2dB的全向性,由于窄带天线对加工误差和环境影响非常敏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次品率会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该天线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可以达到15-20%的带宽,具有宽带宽、尺寸小的优点,全向性很好,并且还能在18%-20%的宽带宽内同时实现全向性好和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这两点性能,简单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测试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电流巴伦结构和多个折叠偶极子,所述多个折叠偶极子构成电压巴伦结构,其中,馈电层与同轴线的天线本体的内芯线相连,接地层与同轴线的天线本体的屏蔽层相连,以通过所述电流巴伦结构和所述电压巴伦结构共同扼制折叠偶极子上的电流流到同轴线外皮上,以对多种探头天线进行校准。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通过电压巴伦和电流巴伦的双巴伦形式来抑制共模电流,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其中,利用折叠偶极子自身特殊的结构,构造一个宽带的自平衡电压巴伦,可以达到15-20%的带宽,具有宽带宽、尺寸小的优点,且由于这种构造零电位的平衡结构几乎不受天线波长的限制,因此能在一定的带宽内起到扼流作用;由于天线与同轴线之间的微带线长度不必再固定为四分之一波长,因此天线到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另外,水平面的增益纹波小于0.2dB,全向性很好,并且还能在18%-20%的宽带宽内同时实现全向性好和抑制共模电流效果显著这两点性能,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天线的周向方向上,所述每个折叠偶极子包括沿周向延伸的两个端部,至少一个端部上设有朝向另一端部弯折延伸的弯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0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