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PCB装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1876.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1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郑彬;赵永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万勋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4 | 分类号: | B65B57/14;B65B35/24;B65B35/56;B65B43/18;B65B43/30;B65B5/04;B65B6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pcb 装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PCB装袋机,包括操作台、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的移动传输单元、拍板单元、抱板单元和装袋单元,移动传输单元、拍板单元、抱板单元和装袋单元均设于操作台上;所述移动传输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传输,所述拍板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定位,所述抱板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夹紧,装袋单元用于将PCB板装入PE袋中。上述装袋机,能够解决采用人工套袋的方式带来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合格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PCB装袋机。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在现有的技术中,PCB板的套袋通常都是采用大量的人工去实现,存在人工成本高,包装效率低下、装袋的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合格率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PCB装袋机,以解决采用人工套袋的方式带来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合格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PCB装袋机,包括操作台、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的移动传输单元、拍板单元、抱板单元和装袋单元,移动传输单元、拍板单元、抱板单元和装袋单元均设于操作台上;所述移动传输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传输,所述拍板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定位,所述抱板单元用于对PCB板进行夹紧,装袋单元用于将PCB板装入PE袋中。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采用三级网络控制。
进一步,所述移动传输单元包括两组传输架,两组所述传输架的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用于传输PCB板的两组传输带,所述传输架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传输带上是否存在PCB板的移动传感器,所述移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拍板单元位于移动传输单元的上方,所述拍板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驱动件、第一推杆组和拍板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竖向往复驱动第一推杆组,所述第一推杆组能够从上方压住PCB板,所述拍板组包括互相垂直且不相交的两组皮带,两组所述皮带分别由第二驱动件驱动,每组皮带上均固定有两组滑座,每组滑座的下方都固定有用于定位PCB板的挡片,所述四组挡片从四个方向对PCB板进行定位。
进一步,抱板单元包括夹紧部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位于传输架的下方且位于两组传输带之间,所述顶升部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二推杆组和推板,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推杆组和推板竖向往复移动,所述推板用于推动PCB板竖向往复移动;所述夹紧部包括直线组和抱板组,所述直线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导轨,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抱板组在导轨上往复移动,移动方向为朝着靠近或远离传输单元的方向;所述抱紧组包括第五驱动件、滑轨、定位块和夹持块,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导轨内并由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五驱动件和定位块固定在滑轨上,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夹持块朝靠近或远离定位块的方向滑动,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进一步,所述装袋单元包括吸袋部和张袋部,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存放PE袋的料仓,操作台上方设有机架;所述吸袋部包括真空吸附机构、上吸盘、第六驱动件和设于机架上的第七驱动件,所述真空吸附机构位于上吸盘的下方,所述第七驱动件位于料仓的上方并用于驱动第六驱动件水平往复移动,移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料仓的方向,所述第六驱动件用于驱动上吸盘竖向往复移动,所述上吸盘用于吸取料仓中的PE袋;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下吸盘和第八驱动件,所述第八驱动件用于驱动下吸盘竖向往复移动,所述下吸盘用于吸住被上吸盘吸住的PE袋的下表面;所述张袋部包括两组撑袋工件和第九驱动件,所述撑袋工件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撑袋工件由第九驱动件驱动。
进一步,还包括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位于移动传输单元的末端,所述下料单元包括用于输送装袋完成的PCB板的下料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万勋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万勋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1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功率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栓弹力图仪的取样装置